大力推进肃贪反腐与自我检讨工作 零售业频推促销活动 “绿色”物流行程:任重而道远 释放私人投资资源 实施核心任务以促进社经发展 数字化转型市场尚可强劲发展 2024 年东盟未来论坛分享有关东盟未来愿景的新创意 Horasis中国论坛:促进贸易和吸引投资的商机 资金开始流入经济体 越南国家品牌5年内增长102% 加强河南省与中国南宁市合作关係 越南成为新加坡最大大米供应国 央行定于22日举行黄金拍卖 本市首季度侨汇达逾 28 亿美元 本市2万多份卷宗延缓申签粉红簿手续原因

教育孩子應軟硬兼施

關心孩子、投資給孩子和陪伴著孩子是好的,但若是父母一直“身不離子”,這倒是件好事嗎?
父母創造自由空間,孩子將自立成長。
父母創造自由空間,孩子將自立成長。
我的鄰居L女士自從她的孩子開始上學就停了職,在家照顧兩名孩子上學。
嚴管孩子也有不當之處
阿L的丈夫在一家大集團工作,故賺錢任務由他來擔當,而她只在家裡打理家務和接送兩名孩子:大的孩子上一年級,小的上幼兒園。自從那天起,除了在學校不說,兩名孩子去哪、做什麼、怎樣玩、跟誰在一起,她都在旁邊監察,並以“你不能這樣做,要那樣做”的方式來教導孩子。她的孩子只能在她與其他大人定下的“模式”中玩耍。

阿L管理孩子的方式並非是新事,尤其是在都市區內。在街道上,家長接送孩子(高中生也不例外)上學、放學、跟老師、朋友會晤的景象大眾非常熟悉。

對於此事,許多家長認為他們想讓孩子過得好,擔心孩子被捲入複雜的環境,或是怕孩子吃虧,比不上其他同學。上述家長所提出的理由也是有根據的,因為任何家長都想自己孩子過得好。

上述理由加上家長焦急,想要孩子像自己所希望的成長,使家長形成監察孩子的習慣。此舉對孩子在若干方面是好,如會聽大人的話、按照父母的吩咐來做,但這也會使孩子變得被動,不敢超過父母劃定的範圍,因持有“做錯被罵”、“不按照父母的意思去做會使父母難過”的心理,導致孩子的決斷、創造性受限。
父母不替孩子做決定
有一次,我偶然聽到我朋友在“教訓”其兒子:“父親小時候,家庭兄弟姐妹多,祖父母的工作又忙碌,誰來管理我,我有了今天都是靠自己努力上進的。父母這麼關心你,每天付出那麼多時間來輔導你,而你為何一點努力也沒有,一點自覺性也沒有?”

隨後,我借一個適合的機會跟我的朋友說:“因為你小時候沒人管理你,你才學會自覺性,而你的兒子沒有自覺性就是因為被你過度地管束。”

許多家長都認為,不管束孩子就是逼他們放棄教育孩子的權力。但實際上不是如此;我們所提及的不管束,不是放棄為人父母的責任,這是一種解決問題與尊重孩子思維的方式。

可見父母的過度關心,將會造成孩子不懂得自覺。其中,若家長不相信孩子,隨時都擔心、害怕、著急,就很難激發孩子自身的潛力,甚至還使孩子變得畏怯、自卑、缺乏成熟和自覺。

一名孩子若被過度監察,逐漸他會變成父母手中的“木偶”,甚至還使孩子變成以下不良行為的“奴隸”,如惱怒、發脾氣、喜歡毆打、說謊、粗暴等等。做人首先要有自由才有形成自覺性。因此,我們須對孩子有耐心,並給他們可以有體驗、犯錯的權利和感受到什麼是錯以便矯正錯誤◆
過度疼愛引發孩子惱怒
許多孩子認為他們上學是要有父母接送,取得好成績時父母就要獎勵,而做功課是因父母的強逼。如此一來,若父母過度關心孩子,就形同我們把孩子應做的事變成自己應做的事,由於過於熱心與擔憂,把孩子學習的自覺性和責任感都包攬在身上。從而,一方面會使孩子覺得學習並不是他一個人的事,而是他與父母共同的事,逐漸孩子會形成依賴性。另外,父母不斷地提醒、督促,使孩子覺得厭倦、無自由,將對學習失去興趣,甚至變得懊惱,產生反抗態度。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