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了大学,我对文学的热爱依旧。学习压力骤减之下,我不再满足于读别人的诗歌,也试着写诗、投稿,和很多同龄人一样做起了文学梦。那时网络和电子邮箱还没有普及,悄悄把自己写的诗投到绿皮邮箱里,那种数着日子盼回信的感觉就像高中时偷偷把情书塞进女生的课桌。当然,这些诗歌中的绝大部分像我的情书一样没有回音。偶有编辑老师会回信要求改稿,年轻气盛的自己却认为诗写得很好,是编辑没有读懂自己。现在翻开纸张都已泛黄的诗集,再读自己当年的那些姑且称之为诗的诗,有的十分稚嫩,更多的充满了模仿的味道,距离发表还有很大的距离。
毕业了,不可避免的为五斗米折腰,应付着锅碗瓢盆的生活琐碎、梦想最终败给了现实。
不惑之年,我总算安顿下来,有机会从事自己热爱的文字工作。那颗尘封许久的文学之心再次萌动,破土而出。我,不在为取悦谁而写作,更多的是探寻深幽处的自我;我,不再刻意模仿谁的风格,而是寻找最能表达自己的写作方式。
重燃文学之梦的自己又开始重读经典之旅,也有了新的感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思想传统中知识分子尊崇的信条,而对于绝大部分普通人来说,治国平天下是遥远的,勤奋、能力、机遇等等缺一不可。但是修身齐家却是可以在每天的工作生活中实践,也是自己可以掌控的。对平凡如斯的自己,读书、写作,就是一个向先贤学习,不断审视自己,提升自己的过程。
重燃文学之梦,我又开始写诗、写散文,也开始投稿,却没有了对发表的执念。说也奇怪,一篇篇作品却刊载到了省市级报纸副刊。梦想就像蝴蝶,拼命的想去捕捉,却总是扑空。淡然处之,蝴蝶却停在了指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