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家创新与数字化转型企业和个人获表彰 决心完成公共投资资金融资计划 岘港率先建设新一代自由贸易区 范明正总理出席2024年第十九届国家新闻奖颁奖典礼 本月底务必为架构重组离职者支付相关资金 国会结束质询与答询议程 本市经济引擎蓄势待发 应对廉价商品泛滥的风险 平阳省上半年出口增近14% 民众无需更改土地相关证件 非现金支付取得突破发展 东盟与中国广东签约 7 项目累计超 31 亿美元 协助经营户开具电子发票 许多新政策于2025年6月生效 消费性电子产业致力把握绿色消费趋势

中国积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4月30日,中国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自2025年5月20日施行。随着这项新中国首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正式生效,各地正在抓紧落实惠及民营企业的政策和举措。

中国民营户也开展现代结算模式。
中国民营户也开展现代结算模式。

民营经济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今年2月中国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指出,扎扎实实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是当前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工作重点。要坚决破除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各种障碍,着力解决拖欠民营企业账款问题。

4月份以来,至少有北京、陕西、江西、浙江、河南、新疆六个省(区、市)出台了促进民营经济高品质发展的政策,其中不乏地方出台了硬性指标,如市场监管涉企现场检查总量降低20%、对首次创办小微企业给予创业补贴5000人民币等。

“推动法律转化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澎湃动力,需要齐心协力、久久为功。”在中国新办发布会上,中国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郑备向记者表示,发改委将加快推进涉及投资融资促进、科技创新、服务保障、权益保护等方面的配套制度机制,并会同各部门、各地方扎实推动法律实施。

六省出台民营经济新政

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出台和落实,是当前中国的一项重要改革任务。2024年年底召开的中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2025年的重点工作任务包括出台民营经济促进法。今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要扎扎实实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切实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鼓励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建立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

不少省市最近都出台了壮大民营经济、降低民企负担的政策。4月29日,北京市委财经委审议通过并印发了《北京市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品质发展2025年工作要点》,出台了59条措施。5月8日,陕西省印发《陕西省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高品质发展“七大行动”实施方案》,分别为财税政策进民企、优化营商环境、政银担企互动、科技惠民企、民企培育、民企人才培训和财税政策督导调研行动。

5月12日,江西省也印发了《江西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五大行动”实施方案》。同一日,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通知》。5月14日,河南省印发《河南省促进民营经济高品质发展行动计画》,实施经营主体培育、骨干企业培育、市场平等准入、维护公平竞争、科技创新赋能和合法权益保护六个专项行动。

5月23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印发《自治区人社领域支持民营经济发展50条政策措施》,从强化民营企业人力资源要素保障、优化民营企业就业创业服务等6个方面提出50条具体举措。

下大力气解决融资难融资贵

值得关注的是,在民营经济促进法出台的同时,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也正在紧锣密鼓地展开。中国司法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胡卫列介绍,截至5月21日,专项行动工作平台共汇集各地区各部门问题线索6232条,督促办理5246条。整治的问题涉案金额3.35亿人民币,为企业挽回损失9881.35万人民币。各领域的查纠积极推进,行政罚款数额总体呈下降趋势,乱检查得到有效遏制。

“改善营商环境、落实中央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需长期不懈努力。”此前,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联席所长毛振华在CMF宏观经济热点问题研讨会上指出,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阶段,国有企业所受损失相对较小,且在资金支援、项目扶持以及各类政策优惠等方面不存在明显阻碍,其营商环境基本保持稳定。然而民营企业的处境却艰难得多,例如由于资金链紧张,一大批负债累累的民营企业被迫退出市场,同时市场中还出现了一些过度执法、异地执法或类似“远洋捕捞”式的执法手段,更是让一批原本经营状况尚可的民营企业也陷入了困境。改善营商环境、落实中央发展民营经济的政策需要长期的努力,当务之急是在进一步梳理目前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尽快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并落地执行。值得深思的是,中国党中央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政策从未改变但反复强调,或是源于政策执行存在偏差,进一步推动改善营商环境的相关政策扎实落地,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