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将获助 生活减负
与两名工人子女一起生活在租屋的尼婆(75岁,家住守德市)听邻居提及高龄长者即将获得津贴时欣喜不已。过去,她是自由职业者,每日推着小车在租屋前卖饮料,以赚取额外收入,减轻子女的经济负担,所以没有退休金。尼婆说:“每天卖甘蔗汁赚取数万元,够买米与一点食物。我不想让孩子们添加操心。若能获得额外津贴的话,我的生活会轻松些,每天的开销也会稍微宽余一点。”
金叔(近74岁,家住平盛郡)目前与女儿同住在一间小房子里。尽管生活并不富裕,但他始终感受到女儿的关爱与照料。金叔告知:“我女儿常鼓励,让我放心,她会照顾好我。听到这些话,我确实感到安心,但在内心深处,我仍希望能保有一定的自主性,以便自己能负担一些日常开销。”对于金叔,高龄长者即将获得每月津贴的消息,是一个意外的喜讯。他分享:“这笔津贴金额虽然不大,但对我而言是一个重要的辅助。每月多数十万元,我可以自己支付药费、水电费,或者补贴一些零散的生活开销,而不必犹豫。我在这个年纪,最珍贵的就是能安心生活、无忧无虑。我很高兴该政策能够考虑到我们这些老年人。”
民生关照及时
市社保机关副经理陈勇河表示,人口老龄化已不再是预测,而已成为现实。这一趋势对社保系统,尤其是社保政策提出新的要求,必须灵活适应,并扩大覆盖范围,以确保在社会发展进程中无人被遗忘。他指出:“值得注意的是,社会退休制度首次获纳入《社保法》,与基本社保(强制与自愿)及补充养老保险共同构成多层社保系统,类似于许多国家的社会保障模式。”在当前经济社会环境下,高龄长者正面临生活费用与医疗保健方面的巨大压力。此时推出新政策,不仅有助于减轻财务负担,获得免费医保,还进一步增强民众对社会民生系统的信心,展现国家对弱势群体的坚定承诺与支持。
赞成上述观点,公共政策专家阮俊英硕士表示,从2025年7月1日起,为约120万名高龄长者提供长期社会津贴,是一项及时且必要的决策。据统计总局数据,在越南70%以上的高龄长者没有退休金,近半数依赖子女供养,若缺乏国家干预,可能面临再度返贫的风险。自日本、瑞典、韩国等国家的国际经验表明,高龄长者津贴制度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同时可通过预防经济与健康风险,降低长期医疗支出。越南目前正朝着正确的方向迈进,但仍需进一步改革体制,以提高政策的实施效能。
因此,应基于多维度评估受益群体的脆弱程度,优先考虑孤寡老人、残疾人士以及偏远地区的高龄长者。此外,应借鉴新加坡模式将津贴与医疗、住房及社区照护相结合,建立“综合福利”系统,并善用志愿者网络每日协助高龄长者。与此同时,须构建国家级社会民生数字化数据系统,以精准、透明地识别受益人群,防范福利滥用,并提升财政支出效能。
从长远来看,国家务必推动自愿社保计划,并采用具有吸引力的“缴费-享受”机制,同时提供初期财政支持,以培养“退休文化”,从而减少未来国家财政预算压力◆
建立收入核查机制
市社保机关副经理陈勇河指出,实际上,部分75岁以上的老人虽未领取退休金或社保津贴,但仍通过房屋出租、投资等方式获得稳定收入。这些人是否真正需要领取社会退休津贴?这一问题值得深入探讨。因此,为确保政策真正公平,国家须建立透明且可行的收入核查机制,以防止政策无法惠及真正有困难的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