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助越南商品进军美国市场 本市将迁移河涌与沿岸住房 国家主席出席海防市投资促进会议 纺织品成衣部门上半年出口近220亿美元 政府总理范明政接见日本丸红集团总裁 促进并扩大腰果新出口市场 DKI瞭望台续谱不朽英雄赞歌 西贡新港引进12台高技术起重机 国货地位提升与出口猛增 拟对土地法律政策加以调整补充 正确决策之初步成果 越南航空业迎来旅游增长与国际运输需求热潮 核心技术亮相 2025 年国际科技展 工业生产指数达2020年以来最大增幅

井,一枚鄉思的印

家鄉的井像一枚印,常常扣在夢的扉頁上。“一字四十八個頭,中間有水不外流。”小的時候,在水井邊、在洗衣聲和嬉笑聲中,我們說著有關井的謎語。老家門前的井,猶如刻在我身上的胎痕,隨著歲月的流逝,清晰地生長著,早已融進了血脈中。
(示意圖源:互聯網)
(示意圖源:互聯網)
對著我家門口有一眼水井,每天早晨上學,晨光熹微中看一眼嵌在石板中的井,一層水汽融著明媚在心中彌漫;放學回家,夕陽餘暉中看一眼水井,一抹霧靄飄蕩著烘托出鄉村的恬淡。我家小院種了許多菜,用井水澆灌出來的菜都水靈靈、甜滋滋的。嫩綠的黃瓜泡在新打上來的井水裡,拿上一條咬起來嘎嘣脆,清香四溢,十足的享受。

印象最深的是,夏天我們小孩在街上跳皮筋,跳得熱了、渴了,就找水喝。有個大個孩子學著大人的樣子,用打水杆的鐵鉤去井裡蘸水,我們張著嘴等著鉤子上滴下的水珠。那小小的一滴,如雨露甘霖,潤澤懵懂的心田,覺得世界上最好喝的東西就是這眼井水,咂摸了許久。這件事被父母知道了,後怕很久,不斷告誡我們,小孩不能離井口近,更不能去打水,六七米深的井呢。

最熱鬧的是黃昏時候,踩著夕陽從地裡回來的人拉著馬、毛驢到井台飲水。一桶桶井水倒在方形的圓形的石槽中,牲口們咚咚飽喝一頓,喝完後抬頭一望,拉長聲音叫喚幾聲,愜意地跟著主人回家。平時不飲牲口的時候,鄰家的大娘嬸嬸們就用井台旁的石槽洗衣服。打上來幾桶水,倒在石槽中,用毛巾堵上出水口,就成一個大洗衣盆,在石槽邊上搓衣,洗得又快又乾淨。蹭蹭的搓衣聲中說著今年的收成啦,孩子的情況啦,做飯新花樣啦,歡笑聲傳出很遠很遠。我們小孩則在旁邊修道,用洗完衣服的水,各自開路,看看誰的水路長,誰就像獲勝一樣興奮不已。有時還放上紙船,在水道上彎彎曲曲流向快樂的地方。童年缺少玩具,但不缺少快樂,身邊的一切都可以像玩具一樣帶來想像和滿足。

那時候,在水井旁上演著老百姓的凡人趣事。村裡有一個盲哥哥,摸摸索索到井台打水,未曾近前,聽到洗衣人的說笑聲,就親熱而準確地叫大娘、嫂子的,叫得甜甜的,像親的一樣。她們感歎著,多好的孩子,可惜了……我們順著大人們的嘆息看他,他睜著鼓鼓的大眼睛,卻蒙著一層白膜,無法看到他的眼神。他打水和其他人一樣,找到幾米長木杆頭處的鐵鉤,把水桶掛在鉤子上,將木杆順進井裡,手轉木杆,水桶在井裡傾斜,打上水,然後雙手一把一把倒著杆,將滿滿一桶水提了上來。他怎麼那樣熟練?分明和其他人一樣啊!我們很好奇,問他打水幹什麼?他笑眯眯告訴我們,編炕席、編小筐的篾子都用水泡。他說得我們更奇怪了,他眼睛那樣,還能幹這些活兒?洗衣服的人聽出我們的困惑,紛紛告訴,盲哥哥心靈手巧,編的炕席還有連年有餘的圖案呢!他還會幹很多活兒,編筐、編簍、紮笤帚、搭炕……我們聽了覺得很神奇,莫非喝了這井水渾身都是靈氣呀?!

在井水旁,我們還常常看到一個人,每當洗衣人多的時候,他都要湊過去聊幾句。走的時候,不忘從口袋裡掏出火勺(家鄉的一種小吃,和燒餅相似),摸了又摸。那時候,村裡人經常吃玉米麵貼餅子,黑面窩頭。白麵火勺雖然3分錢一個,但仍然是鄉村的奢侈品,和過年吃的點心一樣是稀有食品,需要到縣城買。有人說他一年就那一個火勺,見人拿出來炫耀一番,轉過身又放回口袋;有人說他窮得娶不上媳婦,用火勺充門面。
在井水旁目睹鄉村的生活,感受真實樸實的民風,我在慢慢長大。後來家裡打了壓水機,再後來安上自來水,那嘩嘩流淌的水很便捷,但總覺得門口的井水清冽甘甜,回味無窮。當我到縣城讀書、工作的時候,那口井被蓋上石板,成為歷史的標本。

我家門前的井,印在童年的長卷裡,鮮明美好;井水,如同一串珍珠,掛在童年的窗櫺上,晶瑩閃爍。記憶生髮出來的濃郁的鄉情,蟄伏在心底柔軟的地方,每到靜謐的晚間,猶如夜幕中的星星,閃著明淨的光,溫暖著客居他鄉的時光◆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