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货地位提升与出口猛增 拟对土地法律政策加以调整补充 正确决策之初步成果 越南航空业迎来旅游增长与国际运输需求热潮 核心技术亮相 2025 年国际科技展 工业生产指数达2020年以来最大增幅 经济论坛寻求实现两位数增长措施 信贷余额激增达逾1. 72亿亿元 各工业区力争引进逾37亿美元投资资金 越中一致同意推动多领域的双边合作 旅游消费需求激增助力贸易劳务业增长 范明政总理建议推动签署越巴及越南-南方共同市场的自由贸易协定

他乡追梦半世纪,赤子不改乡愁情

——记旅美华人越侨余建强创业与家乡情怀

1958年在堤岸出生,1978 年漂洋过海到国外寻找新生活,1988年在异国他乡开设科技生产公司,并于同年首次回到孕育自己成长的故乡,1998年二度回乡寻找商机,直至2018年他决定在平阳省投入500万美元开设继中国后的第二个境外工厂。旅美华人越侨、美国东亚电子集团董事长余建强一生的转捩点离不开“8”号,这有意无意地透露了其事业发达的含义。在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背景下,他对美、中、越三国的公益事业更是不遗余力,充份履行了一名企业的社会责任,其中尤为关照侨社活动。

越南驻三藩市总领事黄英俊(左三)与其他官员探访余建强(左四)主理的美国东亚电子集团。
越南驻三藩市总领事黄英俊(左三)与其他官员探访余建强(左四)主理的美国东亚电子集团。

祖籍福建泉州的余建强是堤岸的第二代华人,其父亲余南昌在家乡战乱时期与兄弟姐妹漂洋过海来到堤岸生活,凭借闽南华人固有的刻苦耐劳精神,余南昌与其他同乡合股经营的“合源”宝号成为西堤铜铁业中的佼佼者。

家庭的富裕让余建强得以接受良好的教育,在鸣远高级中学完成高中课程,本来可以好好地协助父亲打理生意,然而,因为环境变迁,1978年,年仅20岁的余建强与六个弟妹跟随父亲先抵达马来西亚,后移民到美国。余建强在家排行老大,弟弟建棋、建业、建利;妹妹雪玉、雪珍、雪燕,他在家肩负带好弟妹的重任,处处作表率。在寻找新生活的过程中,他们吃尽苦头,但经过磨炼,其一家人海外生活意志更坚强了,在海外求生存也更有韧性了。

有言道:“绝处逢生,时来运转”,余建强一家海外求生的艰苦岁月正印证了这句话。余家定居美国加州圣地牙哥县维斯塔市,在新的国度里,展开新移民生活。余建强一头钻进一家安装公司打杂工,起早摸黑地干,吃苦在先,重活累活抢着干,他从杂工一直干到推销员。他不懂英语、也不会开车,他就从零开始,一边打工,一边读书学习,逐步适应美国新生活。

1988年,余建强在父亲的督促鼓励下,与家人及朋友一起创办了东亚电子公司。当时他手中只有辛苦积攒的5万美元,一幢小平房做厂房。他们从拍卖场购入一批二手设备,建立了第一条简单的装配线,开始生产各型电缆。余建强汲取父亲在越南创建企业的经验,坚持“诚信”办企业,以“诚信”为本,知人善任,并大胆启用白人为主体的总经理负责制管理团队与销售队伍;而各生产线则由余氏兄妹工作团队层层把关,做到生产流水线“畅通无阻”,质与量并行而进。

创业前9年,东亚电子客户销售网,很快从圣地牙哥延伸到洛杉矶、凤凰城,乃至全美各地及加拿大,并囊括不少美国品牌大企业,赢得了口碑。生产流水线也搬进了4万2000平方尺的大厂房,产值也连年翻番。东亚电子迅速崛起,各型电缆也迈向尖端化,生产流水线也进一步实现自动化,在同业中首屈一指。同时,余建强也成为美国新移民的楷模,荣膺爱丽丝岛移民荣誉奖(Ellis Island Medal of Honor)、并获颁“最佳大型家族企业奖”,这在来自印支半岛的新移民中所少见的。

发展到今天,东亚电子集团是远近驰名的电子电线电缆生产基地。目前,该集团拥有4厂房,15万平方尺;去年营业额高达7200 万美元。除了美国本土,东亚集团在中国的厦门和越南的平阳设有分厂,海内外员工总数超过350人,在美国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大企业。东亚集团不仅是北美地区华人同行的龙头老大,在北美地区线束生产行业也占有一席之地,目前是美国加工行业中的3级企业。

虽然旅居外海数十年,但越南,尤其是堤岸对余建强来说有着特别的情怀,国家落实革新开放初期他便开始回国探亲,往后也经常回来考察市场,希望有机会为家乡的发展事业做出贡献。等到2018年时机成熟时,他投资300万美元在平阳省购地建厂,把美国部分订单转移到越南生产。不巧的是,活动一段时间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生意大受打击,好不容易越过了疫情的重重困难,等到经济逐渐复苏后,他再增资200万美元,为新的旅程注入活力。

其实,新冠肺炎疫情也给余建强的企业带来时机,他在这场商场惊涛骇浪中,见风使舵,及时把准生产航向,果断加工呼吸器及医疗器材周边产品。这种高科技的呼吸器,成了抗衡疫情,挽救生命的利器,一下子成为市场上供不应求的抢手货。于是,一种使命感,促使余建强率领员工快马加鞭,加班加点加工呼吸器,几乎周周有加班,天天有增产,为抗击疫情作出积极奉献。

生长在不同国度的华人却有着共同的精神,那就是“取于社会,回馈社会”的精神,更何况余建强是来自堤岸,其父亲早年在堤岸赚到钱后对当地的公益事业总是不遗余力,所以他除了遗传到父亲经商的基因外,还传承了老人家“人溺己溺”的精神。20年多前,余建强已经在美国南加州华人社区崭露头角。他非常重视企业的社会责任,不仅关注企业经济效益,更注重企业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他积极参与各种公益事业,投入大量资源回馈社会,努力使企业的成功带动整个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在余建强回馈社会慈善捐赠中,包括向加州州立大学圣地牙哥分校、加州立大学圣马科斯大学累计捐赠善款超过100万美元,资助学校新建教学设施,这两所大学也分别以他的父亲“余南昌”和母亲“谢淑贞”命名新建的设施,铭记余建强家族的贡献。作为南加州的著名侨领,而且担当多个重要侨团要职,他还为美国与世界各地的华人公益事业慷慨解囊,捐款数字总是遥遥领先。

对于越南的爱心捐献活动,余建强一直都默默在支持,近年来越南每次遭遇天灾造成严重后果,他都在美国当地发动侨胞积极给灾区递献爱心,而所得善款通过越南驻三藩市总领事馆转交灾民,受到总领馆好评。去年,当得悉堤岸霞漳会馆妈祖庙因重修经费遇到困难,余建强马上请在越南的亲戚把1000美元捐给该会馆,同时马上发动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华人越侨(其中主要是闽籍乡亲)共同伸出援手,结果捐得近20亿元,为该会馆解决了第一阶段的重修工程经费。不久后值回越出差之便,他亲自来到霞漳会馆探访,看看修葺工程的进展,然后返美为会馆展开第二期筹款工作。余建强告知:昔日,霞漳会馆曾给许多闽籍子弟颁发奖助学金,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如今会馆遇到困难,他有责任让大家共襄义举,以感恩之心回馈曾经帮助过我们的乡团。

在异国他乡奋斗了近半个世纪,余建强成为了旅美华人越南侨胞的骄傲,东亚电子集团也曾多次迎接美国驻三藩市总领事的到访,这对他来说是极大的鼓舞,使他在古稀之年依然对工作充满活力,而常年千里迢迢来往于美国和越南之间不但毫无疲倦,反而精神更抖擞。也许,只有事业,只有乡愁才是这位爱国爱乡侨胞的最大强心剂◆

14-6 z6695129373255_58f234a4a5e2942cb10401cebe7ab6b9.jpg
堤岸霞漳会馆理事长沈金麟(左)向余建强致送感谢函。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