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现金支付取得突破发展 苏林总书记会见立陶宛共和国总统 东盟与中国广东签约 7 项目累计超 31 亿美元 协助经营户开具电子发票 国家主席梁强主持仪式 欢迎立陶宛总统对越南进行正式访问 许多新政策于2025年6月生效 消费性电子产业致力把握绿色消费趋势 越美贸易关系迈出重要一步 范明政总理抵达尼斯开始对法国的工作访问 依照原则部署与重组干部 完善法律系统满足实践生活要求 纺织品成衣与皮鞋共面临关税挑战 二级地方政府组织工作遇到不少困难

全球卫生进步放缓

据联合国新闻中心报导,世界卫生组织当地时间15日发布《2025年世界卫生统计报告》,揭示新冠疫情在人类生命损失、寿命以及整体健康与福祉方面造成的深远影响。

全球卫生进步放缓

在2019至2021年短短两年间,全球人均预期寿命下降了1.8岁,这是近代历史上最大的一次降幅,逆转了过去十年人类在健康领域取得的进展。与新冠疫情相关的焦虑和抑郁水平上升,导致全球健康预期寿命减少了6周,抵消了同期因非传染性疾病死亡率下降所带来的大部分益处。

《2025年世界卫生统计报告》显示,在实现世卫组织“三个十亿”目标方面,进展喜忧参半。截至去年底,估计有14亿人过上更健康的生活,超过了10亿的目标。这一进展得益于烟草使用减少、空气品质改善,以及供水、卫生与个人清洁条件的提升。但在基本卫生服务覆盖率提升与应急健康保护方面,进展滞后。在无经济负担的情况下享受基本医疗服务的人口仅新增4.31亿人,近6.37亿人获得更好的健康紧急情况防护。

如果不紧急调整策略以实现2030年目标,2024至2030年间全球将失去防止额外70万孕产妇死亡和800万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的机会。目前,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全球70岁以下人群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全球尚未实现到2030年前将非传染性疾病过早死亡率降低三份之一的目标。基本卫生服务的恢复仍未完成。预计到2030年,卫生工作者缺口仍将达到1110万,其中近70%集中在世卫组织非洲和东地中海区域。

最近国际援助的中断进一步威胁到全球在健康领域的稳定进展,尤其是在医疗需求最迫切的国家。为了保护已取得的成果并应对日益严峻的挑战,急需持续、可预测的国内和国际资金投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