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机场乘客运输同比增 9.1% 完全可以实现8%经济增长目标 125家创新与数字化转型企业和个人获表彰 决心完成公共投资资金融资计划 岘港率先建设新一代自由贸易区 范明正总理出席2024年第十九届国家新闻奖颁奖典礼 本月底务必为架构重组离职者支付相关资金 国会结束质询与答询议程 本市经济引擎蓄势待发 应对廉价商品泛滥的风险 平阳省上半年出口增近14% 民众无需更改土地相关证件 非现金支付取得突破发展 东盟与中国广东签约 7 项目累计超 31 亿美元 协助经营户开具电子发票 许多新政策于2025年6月生效 消费性电子产业致力把握绿色消费趋势

全球因極端天氣損失近 1300 億美元

據外媒報導,最新出爐的一份報告顯示,去年,極端天氣給全球造成的經濟損失高達1290億美元。該報告指出,氣候變化會讓乾旱、風暴和洪水等災害發生的更加頻繁,經濟損失也會隨之攀升。根據這份刊登在《柳葉刀》雜誌上的研究,2010年到2016年,全球氣候災難增加了46%,去年就記錄了797起“極端事件”,這些事件造成1290億美元的整體經濟損失,這個數字大體上相當於芬蘭一年的國家預算。這些損失只計算實物資產,並沒有包括極端事件造成死亡、受傷或疾病的“經濟價值”。
資料圖:9月12日,美國佛羅里達州的一處海灘上,一棟房屋在“艾爾瑪”的影響下,被大風吹倒在海灘上。(圖源:路透社)
資料圖:9月12日,美國佛羅里達州的一處海灘上,一棟房屋在“艾爾瑪”的影響下,被大風吹倒在海灘上。(圖源:路透社)
報告指出,近年來天氣災難增多,雖然尚無法明確歸因於氣候變化,但相關證據或許可以解釋氣候變化如何改變這些事件的頻率和嚴重程度。

氣象學家不願意把任何特定天氣事件歸咎於需要長期檢測的全球變暖現象。不過放眼未來,報告的作者認為氣候變化會加劇全球熱帶風暴、乾旱與洪水的“頻率和嚴重程度”。

這份匯總了24個學術機構與包括世界衛生組織和世界氣象組織等國際組織專家意見的報告還指出,因為極端天氣事件,貧窮國家的財政受到了不成比例的重創。報導指出,這些貧窮國家去年因極端天氣受到的損失比2010年多出兩倍以上,所佔的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也遠高於富裕國家。

另據世界氣象組織發佈報告說,去年地球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已上升至80萬年來的最高水準。為避免氣溫過度升高帶來的危險,報告呼籲全球加快推進和普及低碳技術。根據世界氣象組織發佈的《溫室氣體公報》,地球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在過去70年中上升速度之快前所未有。2016年二氧化碳濃度達到了403.3ppm(1ppm為百萬分之一),高於2015年的400ppm,報告認為原因主要是人類活動與強勁厄爾尼諾事件的共同作用。

報告說,目前的二氧化碳濃度為工業化前(1750年前)水準的145%。自工業化以來,人口增長、密集型農業活動、毀林、使用化石燃料等因素都導致了大氣中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含量的增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