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天災奪走至少3500條人命,導致1350多萬人流離失所。從今年1月澳大利亞野火瘋狂延燒,到截至11月大西洋颶風形成次數破紀錄,實際上,由於大多數災損沒有保險,因此今年氣候變遷引發災難的實際成本恐怕還要高出許多。
根據全球非政府組織“基督徒互援會”年度統計報告,這類負擔不成比例地落在貧窮國家身上,並不令人感到意外。這份報告標題為“計算2020年付出的代價:氣候崩潰的一年”。報告援引上個月發表於知名醫學期刊“刺胳針”(Lancet)的研究說,在低收入國家,受氣候影響的極端事件所造成的經濟損失中,只有4%有保險,相較之下,高收入經濟體則為60%。
基督徒互援會全球氣候政策領導克雷默說:“無論是亞洲的洪患、非洲的蝗災,或是歐洲和美洲的風暴,氣候變遷在2020年持續肆虐全球。”當然,在人為全球暖化開始影響地球氣候系統前,人類早已飽受極端天氣災害所困擾。然而,一個多世紀以來的氣溫和降水紀錄,加上數十年來有關颶風和海平面上升的衛星數據,在在顯示地表溫度上升的影響正在加劇。2020年破紀錄出現30個有命名的大西洋颶風,至少造成400人喪命和410億美元災損,而全球未來可能看到更多這樣的風暴。在拉丁字母命名清單用罄後,世界氣象組織(WMO)罕見地使用希臘字母為颶風命名。
中國和印度今夏洪水泛濫,季風季節連續第二年出現異常降雨,與氣候如何影響降水的預測一致。2020年10大極端天氣事件中,就有5起與亞洲異常多雨的季風有關。
美國加州、澳洲乃至俄羅斯西伯利亞偏遠地區燃起熊熊野火,延燒範圍破紀錄,也符合全球暖化趨勢,而隨著氣溫節節攀升,這類情況還會加劇。澳洲去年底至今年初的野火危機前所未見,不僅燒毀了20%森林,數以千萬計野生動物更是難逃死劫。最近研究顯示,相較於一個世紀前,歐洲發生致命熱浪的機率更是攀升將近100倍。
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塔拉斯說:“以往屬於‘百年一見’的熱浪和洪災,如今變得愈來愈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