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全球来看,36%的女性劳动者和38%的男性劳动者在农业粮食体系中就业。然而,女性的作用往往趋于边缘化,更多从事非正规、非正式、兼职、低技能、劳动密集型工作,其工作条件可能不及男性。从事农业有偿工作的女性境况类似,他们的收入是男性的82%。此外,女性土地的权属保障不足,获得信贷和培训的机会较少,并且必须适应为男性设计的技术。除歧视外,此类不平等也造成由女性和男性管理的同等规模农场存在24%的土地生产率差距。
报告指出,在许多国家,与男性相比,农业粮食体系是女性更为倚重的生计来源。例如在撒哈拉以南非洲,66%的女性就业于农业粮食体系,而男性在该部门的就业比例为60%。在南亚,绝大多数女性就业于农业粮食体系(女性比例为71%,男性则为47%),尽管劳动力人口中的女性比例低于男性。
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在报告前言中写道:“如果我们能够解决农业粮食体系中普遍存在的性别不平等问题并为女性赋权,世界将在落实消除贫困和建设无饥饿世界这两个目标方面取得飞跃。”
研究指出,缩小男性和女性在农业生产率以及农业粮食体系中就业的工资差距将使全球国内生产总值增加近1万亿美元,帮助4500万人摆脱粮食不安全。同样,女性赋权项目可比单纯的性别主流化项目收益更大。报告作者阐明,如果农业粮食体系中一半的发展干预措施重点关注女性赋权,将有助于促进5800万人的收入取得大幅增加。同样,2.35亿人的韧性将显著增强。
屈冬玉表示,高效、包容、有韧性和可持续的农业粮食体系有赖于为所有女性赋权和实现性别平等。女性从未在农业粮食体系中缺席。现如今,我们也要让农业粮食体系重视女性。报告还指出,一旦经济不景气,女性失业首当其冲。从全球来看,在疫情第一年,22%的女性失去了农业粮食体系中非农部门的工作,而男性的这一比例仅为2%。
疫情期间,女性的粮食不安全水平增长更快,由于女性必须承担更多的照护职责,女孩入学率下降的幅度也大于男孩。性别暴力亦有所上升,尤其是针对妇女和女孩的家庭暴力。研究进一步证实,女性更容易受气候冲击和自然灾害的影响,因为资源限制和歧视性的性别规范令其更难适应。例如,面对高温等气候冲击,女性往往比男性更难以减轻工作负担,包括在农业领域的工作时长。
虽然在缩小获取数字技术和金融机会的性别差距方面有所进展,但自粮农组织发布上一份报告以来的十年间,缩小大多数性别差距的进展停滞不前或出现倒退,从营养问题到儿童早期成长,从收入到获得优质工作,全方位改进工作因此受到阻碍。此外,农业粮食体系中的不平等现象阻碍了女性在所有层面和所有角色上的发展。女性难以获取培训、信贷以及土地、肥料和灌溉系统等基本拖入要素。这些资源本可以为女性赋权,帮助她们有能力做出和男性一样的贡献。
作者强调,过去十年,国家政策框架对性别平等问题的关注虽有所提高,但农业粮食体系中的性别不平等依然存在,部分原因是政策、制度和歧视性社会规范仍然限制实现机会均等以及平等获取资源的权利。
报告的总体结论指出,减少生计方面的性别不平等、改善资源获取和增强韧性有助于大力促进实现性别平等和女性赋权以及建设更公正且更可持续的农业粮食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