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会结束质询与答询议程 本市经济引擎蓄势待发 应对廉价商品泛滥的风险 平阳省上半年出口增近14% 民众无需更改土地相关证件 非现金支付取得突破发展 苏林总书记会见立陶宛共和国总统 东盟与中国广东签约 7 项目累计超 31 亿美元 协助经营户开具电子发票 国家主席梁强主持仪式 欢迎立陶宛总统对越南进行正式访问 许多新政策于2025年6月生效 消费性电子产业致力把握绿色消费趋势 越美贸易关系迈出重要一步 范明政总理抵达尼斯开始对法国的工作访问 依照原则部署与重组干部 完善法律系统满足实践生活要求 纺织品成衣与皮鞋共面临关税挑战

“化学指纹”有助辨识树木原产地

为保护珍贵林木,许多国家都有设置禁伐区域或是规定禁伐天然林,但山老鼠盗伐林木事件仍频传,甚至会有公司谎报木材来源,因此科学家也祭出潜力对策,利用“化学指纹”,或许能保护树林。
“化学指纹”有助辨识树木原产地

  树木砍下贩售前,会经过许多地方、跨越多国,因此难以确认是木材来自何方、又是否来自禁伐林,这种状况在热带国家尤其严重,荷兰瓦赫宁恩大学暨研究中心科学家们就想透过特殊标记,来找出可以辨识的方法。

  团队首先从中非、印尼婆罗洲采集991棵树木样本,木材包括常见采伐树种红美兰地(Red Meranti)、亚柔贝木(Azobe)跟西非格木(Tali),接下来研究人员再用质谱仪分析每个样品的化学成分,测量钙和镁等元素的比例。结果发现每个物种树木都有一个特殊的“化学指纹”。

  化学指纹不仅是原产地特有,即使是相距仅50公里,同一物种树木也有着不同的指纹,因此团队就利用“机器学习”,将木材样本指纹跟特定区域、已经存档的树木指纹进行配对,研究人员进一步测试演算法,发现中非特定地区的木材准确率高达86%至98%,婆罗洲木材准确率为88%。

  在独立盲测中,中非的准确度为70%至72%,而随着技术最佳化,还会再更精准。

  根据欧盟最新立法,要求木材贸易商证明自家的材料是合法获得,团队认为这项方法可以成为厂商“验证”木头来源的潜在方法之一◆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