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树木砍下贩售前,会经过许多地方、跨越多国,因此难以确认是木材来自何方、又是否来自禁伐林,这种状况在热带国家尤其严重,荷兰瓦赫宁恩大学暨研究中心科学家们就想透过特殊标记,来找出可以辨识的方法。
团队首先从中非、印尼婆罗洲采集991棵树木样本,木材包括常见采伐树种红美兰地(Red Meranti)、亚柔贝木(Azobe)跟西非格木(Tali),接下来研究人员再用质谱仪分析每个样品的化学成分,测量钙和镁等元素的比例。结果发现每个物种树木都有一个特殊的“化学指纹”。
化学指纹不仅是原产地特有,即使是相距仅50公里,同一物种树木也有着不同的指纹,因此团队就利用“机器学习”,将木材样本指纹跟特定区域、已经存档的树木指纹进行配对,研究人员进一步测试演算法,发现中非特定地区的木材准确率高达86%至98%,婆罗洲木材准确率为88%。
在独立盲测中,中非的准确度为70%至72%,而随着技术最佳化,还会再更精准。
根据欧盟最新立法,要求木材贸易商证明自家的材料是合法获得,团队认为这项方法可以成为厂商“验证”木头来源的潜在方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