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不可忘
越南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自始至终都希望与他国和平共处,致力维护、推动世界和平与进步。然而,每当国家的独立、主权受到外来势力的威胁,越南人民定会团结一致,坚决发扬“为祖国决生而决死”精神,牺牲到最后一滴血以保卫家园。
在1979年2月17日,中国掌权者已调动约60万军队以及500多辆坦克、装甲车和数千门各型火炮等,向越南北方边境全线从莱州省丰土县至广宁省芒街市发动攻击。
越南军民已行使正当自卫权,英勇地战斗,作出激烈反击,尽管当时正面临着各巨大挑战:抗美救国战争才结束不久(1975年),还承受着十分严重的战损后果;刚结束西南边境保卫战,以及正在执行国际使命,帮助柬埔寨人民推翻波尔布特种族灭绝政权、重建国家。而由于美国的禁运,经济方面也面临许多困难;国内外反动势力仍进行各个破坏活动等等。值得一提的是,这场战争对越中两国人民的心理和情谊也产生了极大影响,因为在越南之前的两次抗法与抗美救国战争中,中国曾给予在政治、物质和精神上的巨大支持及援助。
在1979年2月17日中方进行大规模攻击之前,越南政府已发表声明指出:中国当局的行为正违背人民的利益,严重破坏两国人民之间的团结和情谊,同时申明越南军民除了行使合法的自卫权作出反击之外,别无他法。民族意识与自豪感,以及对独立、自由、和平、领土主权和自立自主的渴望始终存在于每个越南人心中。这份正义与愿望在我党的英明政策和正确领导下,得以转化为全民族力量并迈向胜利。
在遭受重大损失而基本目的无法达成,加上被国际舆论强烈谴责的情况下,1979年3月5日,中方宣布撤出越南领土。越南党中央和政府本着人道主义传统,以大局为重,秉持巩固和平、恢复两国友好关系的愿望,已指示北方边境阵线上的武装力量战士与人民停止一切军事活动,以让中国军队撤退。在1979年3月18日,中方全军已撤离越南。北方边境保卫战持续一个月,然而,之后的冲突还持续近10年,直至1989年。
46年已过去,可北方边境保卫战所留下的伤痛仍在。至今,我国军民在这场捍卫祖国领土主权和抵抗外侵战争中的人员与财产损失尚未有确切的统计数据。然而,仅凭一个战线的统计数字就足以呈现战争的惨烈以及所造成的伤痛和损失。单是在河江省渭川战线已有近5000名战士、干部牺牲,其中只寻回1700多具遗骸,其余超过3000具遗骸尚散落在陡峭山坡的岩石缝隙中或深埋老树根下,至今未能收殓及安葬。
我国在1979年至1989年北方边境保卫战中取得胜利,首先这是正义之战,因敌军的入侵已激发我国军民强大的爱国精神。对于当今越南全民国防和人民军队建设事业,最崇高的目标是捍卫国家独立与主权。我党和国家以及人民永远不会忘记在北方边境保卫战中顽强战斗与英勇牺牲的战士、干部和同胞们的贡献。各位英雄烈士、荣军与烈士家属的巨大牺牲和贡献永远铭刻在每个越南人的心中。
迈向和平与繁荣的未来
回顾46年前的北方边境保卫战是为了肯定这场战斗的历史真实性和正义性;向为捍卫祖国每一寸边疆领土而作战与牺牲的战士和同胞们致敬及表达铭恩之心;宣传、教育爱国传统,使全国人民、尤其是青少年人珍视父兄辈为捍卫祖国的独立、自由、统一、主权与领土完整而不惜奉献青春、血肉和生命的伟大牺牲并深切感恩,以让子孙后代能够体会到和平的宝贵。
越中两国人民自始至终,从内心深处都渴望和平、稳定、合作与发展。建交75年来(1950年1月18日至2025年1月18日),越中两国两党的关系一贯以睦邻友好、全面合作、长久稳定、面向未来的方向发展。两国两党高层领导人政治互信不断得以巩固、增进和深化。在双方的努力和善意之下,1991年11月,越中关系按五大原则实现正常化: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越南党和国家在与中国关系上的一贯方针是抚平过去的战争伤痛,在相互尊重独立、完整基础上发展两国友好合作、平等互利的关系。
当前世界格局急剧演化与重塑,国际关系发展复杂多变,给各国带来许多机遇及挑战。将世界共同利益与各国民族自身利益结合是越南革新与融入国际政策的核心路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