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一郡军事指挥处副指挥梅清海中校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高兴告知:“本郡今年履行军事义务的年轻人中,华人同胞比例占近39%。值得一提的是,入伍华青中有近51%人拥有中专、高等或大学学历,而且许多场合都是自愿申请参军的。取得这一成果,离不开郡整个政治体系的参与和所作出的巨大努力,以及宣传履行军事义务主张与法律政策的创意做法。”
可以说,第十一郡华人同胞人数众多的第八坊是征兵工作的典范例子,这里华青参军率始终维持约40%。坊军事义务委员会已做好为党委、坊人委会作参谋的角色,颁行各文本如复核青年资源工作的计划、指引等,以作为落实适龄公民登记管理工作的依据,尤其是发挥第06号提案、“民兵了解民户”模式等的效果。
家住第十一郡第八坊的华青廖士海(生于2002年)虽然在某汽车企业工作的收入不错,但仍决定暂搁工作,自愿申请在今年入伍履行军事义务。廖士海毕业于本市经济大学国际经营学系。他分享:“我已经安排好工作,家人也支持我申请履行军事义务。我的不少同龄华人朋友也在这次参军,所以我感到很高兴和自豪。我希望在军队环境中能够学习到更多知识与技能,为未来的职业生涯积累宝贵经验。”
同样家住第八坊,第六街区共青团支书、华青邓志彪(生于2004年)也自愿在今年入伍。他表示,希望提升本身的团队活动能力和管理技能,以为未来的工作做好准备。邓志彪吐露:“我会把握在两年的从军时间好好学习,让自己变得更加成熟,为街区青年、尤其是华青树立好榜样。”
第八坊军事指挥处指挥长武霸长海表示,第八坊军事义务委员会,而常值是坊军事指挥处,一直着重深入密切的宣传工作,紧密结合每个街区和居民区的特殊性,旨在帮助青年和其家人明确了解履行军事义务的责任,做好入伍准备。当地华人同胞一向团结,严格遵守法律规定,尤其是参与履行军事义务的年轻人。华青自愿申请入伍从军的比例连年提高就是最好的明证。
为确保征兵工作质量,第十一郡和10个军事义务委员会自始至终把传召入伍工作视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从年初便力争取得突破。各坊党委、人委会有计划地领导、指导并分配具体任务给同级军事义务委员会成员,尤其是各个政治-社会组织,配合军队、公安力量有效开展入伍适龄青年复核、登记和管理工作。
掌握源头、组织审核工作从基层、从坊到郡级严格开展,准确确定每一位入伍公民,以及结合在基层“公开评选”工作。郡也着重做好宣传工作,动员各民户,给予公民思想教育,安心、随时准备好入伍保卫祖国,以在郡辖区形成高度共识。梅清海中校指出:“第十一郡军事指挥处一直发挥主导作用,主持并指导10个坊开展传召公民入伍工作。”
同时,与各级部门配合,关注军队对入伍青年的后方政策,确保情义、团结一致,及时鼓励并支持面临突发困难的青年与其家庭,创造动力激发青年有信心参军,进一步弘扬地方青年先锋传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