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1940年6月,法国向德国法西斯投降。趁此机会,1940年9月下旬,日本法西斯大军进攻印支,从此,我国人民陷入了“双重轭缚”的局面。1940年11月,泰国军阀奉日本法西斯命令攻打柬埔寨。法国殖民者强迫我国南方士兵们上战场,充当他们的炮灰。南部人民痛恨法国殖民主义者,并且受到北山起义精神的鼓舞,故崛起抵抗的斗志昂扬、坚定。
1939年11月6日至8日在福门县巴点举行的第一届党中央执委会第七次会议已认定:日本将入侵印支,法国会向日本投降,印支革命将会爆发;因此,我们务必团结一致,以完成推翻帝国、解放民族的核心任务;主张成立印支反帝国主义民族统一阵线,广泛团结各阶层人民、各民族和爱国者。
决议精神已快速地深入党员、群众。在南圻各省的革命运动日益强劲发展,许多集会、示威、斗争接连发生。尤其是当法国殖民者俘虏更多越南士兵、将其带到哀牢(老挝)-高棉(柬埔寨)边境战场对抗暹罗(泰国),反征兵斗争更加益发激烈。战斗气势覆盖、蔓延南圻各省,特别是在美萩、永隆、东川、堤岸、嘉定、新安、头顿、茶荣等地。
在此基础上,1940年3月,由武文秦同志担任书记的南圻处委常务委员会已草拟准备暴动提纲。1940年7月至10月,南圻党部连续多次召开会议,以商讨主张、决策和紧急领导人民为武装起义作准备,通过成立各级指挥处和军事委员会的提纲和主张;确定政府形式、国旗和口号;为人民制定政策等等。
1940年11月中旬,为回应群众的斗争精神,特别是法国军队中的越南士兵的反战斗精神,南圻处委决定在南圻各省发动起义,推翻殖民政府,人民夺回政权。1940年11月21日,处委常务向各级党部发出通知,发动人民一同在1940年11月22日晚上12时起义。南圻各省的共同行动时间是1940年11月22晚上至11月23日凌晨,讯号是西贡的灯光熄灭或枪声响起。
1940年11月6日至9日,党中央会议在亭榜(北宁)举行,认知到南圻乃至全国起义的条件尚未成熟,建议南圻处委先不要发动起义。中央派潘登流同志返回向南圻处委会传达暂停起义的决定。然而,当潘登流同志回到西贡时,起义命令已向各地方下达、无法撤销;处委的若干骨干干部已被敌人逮捕,起义仍按计划爆发。
南圻各省以高昂战斗精神的起义几乎同时爆发,其中嘉定、堤岸、美萩、永隆等地的起义最为激烈。武装力量和群众已在各乡崛起进攻、袭击敌军多个驻点,摧毁不少桥路……在一些郡、乡,敌方政权因而产生混乱、瓦解,革命政府得以成立。金星红旗首次出现在各个已成立革命政府的地方,以及各个抗议、示威活动。反革命份子被审判。反动地主的田地和稻米都分给了贫苦农民。
得悉南圻起义的消息,党中央常务委员会立即发出紧急通报,指示各地方为南圻各省“分摊火力”。行动内容包括发传单、罢工、罢市、发动游击队,若有条件就毁坏桥路以阻挡敌军的压迫。然而,法国殖民主义者穷凶极恶,猛烈攻击起义力量,压制革命政府,下令用飞机轰炸乡村、居民区。从1940年11月22日至12月31日,法国殖民主义者已组织5000多次逮捕行动,数千人被处决、监禁及遭受残暴的酷刑。
1940年12月,南圻处委在嘉定召开会议,决定撤退起义以保存力量,避免继续损失,余下队伍到乌明和同塔梅建设根据地。南圻起义被镇压,法国殖民者趁此机会处决了许多在起义爆发前被逮捕的党忠坚干部,包括:阮文琚、何辉集、阮氏明开、武文秦、阮友进、潘登流等同志。
南圻起义虽然历时较短,可是自1867年法国殖民主义者入侵南圻六省至起义爆发时,规模最广、程度最激烈的武装起义。南圻起义虽然失败,但对我国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和国家统一事业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金星红旗在南圻起义中出现已成为全民大团结的象征,是人民的革命斗争精神和意志的象征。金星红旗后来获党和阮爱国领袖选为越南独立同盟阵线的象征,得以在第一届国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并于1946年11月9日正式记入《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