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次邂逅南宁
初识南宁,是在参加由中国共青团中央主办的“越中青年大联欢”活动中。我随胡志明共青团市委前往广西柳州参加活动后,最终在压轴一天回到南宁,夜宿于党校。那一晚的南宁,对我而言如雾中剪影,模糊暧昧,留下的是一段未竟的伏笔。
翌年,为一睹“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盛名,我与挚友自河内出发,经友谊关,再次踏上南宁。正值梅雨季,细雨如丝,寒意入骨。我微感风寒,便在友人家中静养。雨后天晴,我们驱车前往广西民族大学与广西大学漫步闲游。夜幕低垂,市区一间酒吧里,我们小酌观舞,灯影摇曳,钢管舞热烈奔放,那一夜的南宁,如火焰般在我心中燃起一笔鲜艳浓烈的印象。
不久后,我随胡志明市华语教师团赴南宁华侨大学,参与为期三周的教学培训。校园四周幽静,远离喧嚣,多了份书卷之气。校方安排了夜游行程,节奏从容,让我得以窥见南宁沉静的另一面。那是一种润物无声的美,如水墨泼洒,淡雅悠远。
2023年,我短暂造访南宁,只在沃顿酒店度过一夜。未曾出门,窗外一片静谧无声,城市在夜色中仿佛沉睡,也像在悄然酝酿,等待我下一次的真正邂逅。。
直到2025年5月底,我再度踏上南宁。这一次,我终于深深地,爱上了她。
夜游三街两巷
当天,友人为我安排下榻于位于南宁市绿都商厦高层的柏慧江景民宿。办妥入住手续后,我们乘电梯直达十九楼,推门而入,眼前景致瞬间令人屏息。宽敞洁净的空间中,落地窗如画框般打开了一幅璀璨夜景——邕江如缎,静静流淌;北大桥与邕江大桥横跨其上,灯火似虹,倒映水中,如梦如幻。往下看,便是民生广场与水漾市集光影交错,如城市的童话篇章,在夜色中缓缓展开。

窗边设有一只独立浴缸,我夜里泡汤其间,静看江面灯火流转,水波轻漾,犹如心境的倒影。热气蒸腾中,城市的喧嚣远去,只余下此刻的静谧与安然。
稍事梳洗后,我踏出民宿,夜风轻拂,向左百米便是南宁著名的历史文化街区的三街两巷。沿途餐馆与小酒吧林立,街灯映照下的行人如织,热闹却不纷乱。一家越南料理店映入眼帘,那熟悉的香气与语言,让我在异地感受到一丝亲切。
不久便来到三街两巷。霓虹闪烁,青砖小巷与现代商铺错落交融的风情画映入眼帘。当时虽已晚九,街头依旧人声鼎沸,朋友领我来到一家老字号的万国老友粉品尝。
这家店创于1945年,历经风雨,仍屹立街头。点了一碗热腾腾的猪肉老友粉,汤清味浓,咸香扑鼻。那碗猪肉老友粉,不只是味蕾的慰藉,更是文化的深情。
饱腹之后,我沿着三街两巷缓缓放步。
夜色如水,街灯如织。“兴宁路”彼岸,是一座五层高楼阁的畅游阁,巍然矗立,如城中的一位智者,静静守望着岁月的河流。此楼2013年所建,高达49.9米,平面对称,凭栏临水,俯瞰一城繁华。它如一把打开的折扇,将今昔交汇于此岸彼岸之间,时光的回音轻轻飘荡在夜风中。
走入三街两巷,仿佛踏入了一幅流动的光影长卷。青砖黛瓦的屋檐在暖黄灯光下泛着微光,石板路斑斓如诗。南洋骑楼式的建筑,静立在光影间,古色古香之中透着几分异域风情,让人仿佛一脚踏入时空的门槛。

夜间的三街两巷五彩斑斓。
饮品店或小摊前人声鼎沸,杯中的气泡翻腾着青春的热烈;橱窗里的时装,在灯光下波光粼粼,如江面微澜,闪烁着都市的节奏与潮流的脉动。古韵与时尚,在这片老城街巷中交汇;味觉与时光,在这里悄然交融。每一家小店,如夜空里的一颗星辰,照亮了人间烟火,也照亮了我心中久违的悸动。
这片街区,宛如时光温柔打磨的玉石,镶嵌在南宁城脉络深处。所谓“三街”,是兴宁路、民生路与解放路这三条步行街;“两巷”则是金狮巷与银狮巷,如两条古意盎然的历史丝带,串起千年记忆。
夜色渐深,人潮未歇,而我却已在万千灯火中生出离意。不舍地折返回路,准备前往民生广场,探访水漾市集的夜市风情。一夜南宁,光华灿烂,宛若梦中。
晨游三街两巷
晨起,推窗远望,邕江如练,昨夜那玲珑剔透的江水尚在心头荡漾,而今在阳光的轻抚下,更添几分柔和与清明。昨夜是诗,此刻是画,一江朝夕,恰如人生变幻。
洗漱毕,我又漫步前往三街两巷。晨光微洒,觅一口早餐。昨夜品尝了老友粉,今早便在一家街角小馆点了碗传统螺蛳粉。汤头酸辣扑鼻,却不见一丝肉影,略感意外。(后来才知,原来正宗的传统螺蛳粉本就如此清简,靠的是层层滋味而非丰盛食材。)
吃罢,我随意东走西逛。昨晚的三街两巷,如盛装赴宴的佳人,灯火阑珊、人声鼎沸;今晨的她,则如一位刚从梦中醒来的素面少女,幽静、端庄。此时街巷寂静,脚步在青石板上回响,无论是青砖、黛瓦,或是清水墙上的一景一物,皆浸润着老南宁的记忆与温度。

白昼古今交错的三街两巷。
途中,我顺手买了些地方特色甜品与饮料,一边走,一边品尝。行至一处,我途经那座声名远播的中华大戏院。这座建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的戏院,曾是无声电影的圣地。彼时银狮巷门前常常人头攒动。可惜时光不待人,电影工业日新月异,这座老戏院终究难与时俱进,慢慢淡出了历史舞台。如今虽“修旧如旧”,却终究难再拾当年的风采。
我路过几个打卡点,但有一个令我驻足。那是一处网红打卡点,两旁挂满了火红的许愿牌,仿佛无数人的心愿在风中轻轻呢喃。我甫进去,发现竟有一条金龙蜿蜒悬空。登上楼梯,是一家精致的纪念品店,我便挑了几样手信,带回国与亲友分享这段美好记忆。
白昼的三街两巷,只有几家饼铺与茶馆静静开门。游客稀少,仿佛不愿打扰她彻夜未眠后的沉静。我回程中,路过是供奉宋代邕州知州苏缙的府城隍庙。我因时间匆促,只能匆匆一瞥,未能入内参拜,略有遗憾。

由于昨夜归晚,今日也起得不早,眼看时间将近,我得匆匆赶回去退房。尽管匆忙,却仍然感受到三街两巷的温柔与深情,那种由表入里、在烟火中藏着文化与历史的美。夜与昼,热闹与寂寥,两种气息在这里悄然转换,给人全然不同的感受。
“青砖黛瓦马头墙,回廊飞檐花格窗”,是三街两巷最初的印象。也许这只是它外在的轮廓,而真正让人魂牵梦萦的,是在这砖瓦之间流转的南宁旧梦、民俗记忆与时光的温度。她以一种温婉的姿态,藏着千年故事,让每一个到访的人,都在街头巷尾拾起自己的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