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收工的蘇海媚教師連忙前往第十郡第十二坊和興街第127A號第一街區的辦公室給孩子們上課。
蘇海媚今年24歲,是該免費培訓班的教師。她說:“我教此班快到7年了。還有其他大學生幫我的忙,但今天他須在醫院值班,所以沒來上課。”
當蘇教師把乾餅分給學生時,全班的氣氛變得熱鬧起來。誰想吃就吃、誰想學就學,但第十郡阮勸高中學校十年級的阮氏燕清仍集中複習化學課程。她透露:“我記得八年級第一學期的時候,化學平均分數只有4.8分,但在蘇教師的輔導下,第二學期的成績可達8分。”
海媚告知:“起初,培訓班只針對幫助第一街區清貧學生,但後來學生們叫上幾個住在其他街區的朋友一起來上課,有時全班學生達15名。培訓班的主要任務是給學生營造自學環境,有時我不來上課,他們也會自動安排,學長學姐給學弟學妹輔導。”
海媚在此地出生及長大,家境雖貧困,但她從小學習非常好,大學畢業後成為新平郡某高考補習訓練中心的教師。
她說:“從小學一年級到大學,每年我都榮獲街區裡各位長輩頒發助學金,所以才能追求學業並成人。我於2013年考上本市師範大學生物學系,就給街區小朋友上課以報答街區長輩們的功恩。另外,我知道,只有知識才能改變我們的處境,許多人說:我家窮困,不錯,我爸媽窮困,但我不一樣。我有知識並可以賺錢,所以我想這個班學生的想法和我一樣。”
現年65歲阮公平大伯是第一街區管委會主任,也是免費培訓班開辦者。他說:“雖然學習不好,但也要堅持到底。我相信,學生只要努力學習,學到可養活自己的手藝就能幫助家庭脫貧。”
他現在的健康比不上以前,但仍與第一街區勵學會、退伍軍人協會的長者堅持為清平學生“尋找”助學金。他認為:“學生們努力學習成人,同時找到正當的工作也就是對長輩的報答,如果可以回到街區為窮困小孩子上課,我的夢想就圓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