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研究近日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周刊上。此次分析的岩石样本是“好奇”号于2013年5月在火星盖尔陨坑内钻取的名为“坎伯兰”的火星岩石样本。研究团队利用“好奇”号上搭载的火星样本分析设备对岩石样本进行分析,发现了癸烷、十一烷和十二烷份子,这些化合物分别由10、11和12个碳原子组成,是样本中保存的脂肪酸碎片。脂肪酸是地球上构成生命化学成份的关键份子之一,也可以在没有生命的情况下通过各种地质过程引发的化学反应产生。
据美国航天局官网介绍,“好奇”号团队此前曾在火星上发现过一些较小、较简单的有机份子,此次发现的较大有机化合物证明,人们在火星上关于有机化学方面的发现朝着生命起源所需的复杂性方向发展。
这一新发现为未来将火星样本带回地球、使用更先进的仪器进行分析的计划带来希望。研究团队表示,新发现还增加了只能在生命存在的条件下生成的大型有机份子在火星上保存下来的可能性,这缓解了此前科学家对于这些份子在暴露于火星强烈辐射和氧化环境数千万年后会被破坏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