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沒聽過宋之問的名字,不能怪你孤陋寡聞,因為唐詩三百首他也只有兩首詩入選;但在他身處的初唐,宋之問的名字是無人不知的,他與沈佺期齊名,是為唐詩定下格律的主要人物。宋的詩藝甚至還在沈之上--這是有記錄的:有一次唐中宗駕幸昆明池賦詩,百官應制奉和,中宗命上官婉兒選出其中寫得最好的一首,上官在彩樓上逐篇品評,落選的隨手拋下,須臾紙落如飛,最後剩下沈宋兩人的作品,唐詩的格律是他們倆定的,兩人一起進入決賽也算言之成理。上官婉兒審視兩詩良久,終於落選的一首也被扔了下來,眾官撿起一看,是沈佺期的。上官婉兒對兩詩的判詞是:二詩工力悉敵。沈詩落句云:“微臣雕朽質,羞睹豫章材”,蓋詞氣已竭。宋詩云:“不愁明月盡,自有夜珠來”,猶陟健舉。這樣的評語,沈佺期也不得不服氣。
宋之問詩既然寫得這樣好、又是格律詩的奠基者,為什麼只有兩首詩入選唐詩三百首(沈佺期並不比他好多少,同樣也只有兩首入選)?因為後世對他的詩評價並不高,說是“粉飾太平、頌揚功德之應制詩”,換言之就是奉承、附和,專挑好聽的話來說。這樣的詩滿滿正能量,卻絲毫不能感動讀者。我們今天很少讀到宋之問那些應制詩(包括上官婉兒品評、壓倒沈佺期那一首),因為工整是工整了,華麗也華麗了,但實在沒什麼藝術價值。宋之問最為人熟知的一首詩,恰恰就是一首不含正能量的絕句:被選入唐詩三百首的〈渡漢江〉。要瞭解這首詩,得先知道它的寫作背景。
除了詩寫得華麗工整而不動人之外,宋之問也是聲名狼藉的一個人,有傳說他的外甥劉希夷寫了一首詩〈代悲白頭翁〉,其中有兩句“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宋之問很喜歡,要劉希夷讓給他,唐朝的人寫詩是不是可以這樣轉讓版權?我們不知道,只知道劉希夷不肯將詩句割讓,宋之問就把外甥給殺死了。這個傳說因為太駭人聽聞,很難令人相信是真的,但即使不是真的,也看得出宋之問的人品有多卑劣,才會出現這樣的傳言。
趨炎附勢的宋之問,為了一步登天,甚至想追求皇帝--武則天!後因武則天嫌他口臭而不果,又轉而巴結武則天的寵臣張昌宗張易之等。 有記載說他“諂事二張,為持溺器,人笑之”。中宗復位後,二張失勢,宋之問也受牽連被貶到廣東,但他 又偷偷潛回老家洛陽,並且寫下了〈渡漢江〉這首詩:“嶺外音書絕,經冬復歷春,近鄉情更怯,不敢問 來人。”
這可算是宋之問一生中最落魄的日子,這短短20個字所表達的情感也是最真實的,他的怯是真的怯,怕得要死,因為他是被貶到偏遠地方的待罪之身,卻不好好悔過,反而逃回家鄉,被發現了可是罪加一等,說不定是個死罪;“不敢問來人”也是寫實的,他何止不敢問,簡直不敢正眼看人,要是被認出來他就完了。這首詩和宋之問以前寫過的詩完全不同,不是“粉飾太平、頌揚功德”,他也不再是那個功利的、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宋之問,而是一個窮途末路繁華落盡的詩人,寫出了他真正的心聲,而引起了讀者的共鳴。因為這首〈渡漢江〉,我們才原諒了他,才承認、才接受他還算是一個詩人--但宋之問旋即又故態復萌:他逃回洛陽後寄宿在駙馬都尉王同皎家中,王同皎私下密謀暗殺武三思,宋之問居然出賣了收容他的人,向武三思告密,以圖為自己贖罪,王同皎終被處斬,宋則戴罪立功,又能當官了,可惜沒多久又因貪賄坐罪,再被流放,最後被賜死,結束他不光彩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