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可以实现8%经济增长目标 125家创新与数字化转型企业和个人获表彰 决心完成公共投资资金融资计划 岘港率先建设新一代自由贸易区 范明正总理出席2024年第十九届国家新闻奖颁奖典礼 本月底务必为架构重组离职者支付相关资金 国会结束质询与答询议程 本市经济引擎蓄势待发 应对廉价商品泛滥的风险 平阳省上半年出口增近14% 民众无需更改土地相关证件 非现金支付取得突破发展 东盟与中国广东签约 7 项目累计超 31 亿美元 协助经营户开具电子发票 许多新政策于2025年6月生效 消费性电子产业致力把握绿色消费趋势

尋幽探勝 千古佳話(下)

--訪邊和平奠山寶峰古寺

寶峰古寺內的古井既與皇帝有過關係,又與神明有過傳說。古井與古寺的情結,讓這座經歷了400多年的藝術建築古蹟增添了玄秘色彩。
招要貞與招惠芳把莊蘭香姑婆的遺物贈給“西堤華人文化陳列室”計劃。
招要貞與招惠芳把莊蘭香姑婆的遺物贈給“西堤華人文化陳列室”計劃。
神奇的是,蘭香姑本身目不識丁,也不會醫學,但被認為是“觀世音菩薩附身”後的她與肉身判若兩人,滿口經論,出口成章,能懸壺濟世,令旁人肅然起敬,也引起了許多病人的關注。在那個月裡,她曾多次正在上班時好像被一股無形的力量驅使而不顧一切的放下工作,然後乘車到寶峰古寺去給正在那裡等待求醫的病人診病。後來堤岸的一群“闊太”懇請蘭香姑辭職並出資購買堤岸潘文治街538B號的房子送給她以修建光勝堂(俗稱觀音閣),讓她可以集中救治貧苦病人。因為“觀音娘娘降世救人”的佳話,後來有人尊稱該井為“佛井”。寶峰古寺時任住持羯摩善教為紀念這段善緣,在古井背靠之處建立觀音娘娘神像和碑記留傳後世。該觀音像和碑記如今還完整保留著。

觀音閣落成後,蘭香姑專心於懸壺濟世工作,許多藥材還是得回到平奠山上採摘,不足的則由當時的部分大護法冼九如、孫東來、李良臣等的夫人或家人發心捐助。昔日的西堤廣肇醫院(今為阮知方醫院)每次舉辦盂蘭醮會均邀請蘭香姑參與法事並於現場為病人治病。西堤許多華人同胞出於對蘭香姑的“慈航普渡”精神之敬重,他們稱她為“生觀音”。招要貞大娘如今還保存當年廣肇醫院舉辦盂蘭醮會給她們發出的掛牌,上面的單位也是標注為“生觀音”,可想而知當時華人社團對蘭香姑的尊重。大半生結下仙緣的莊蘭香姑婆約於1983年仙逝,享年62歲。她逝世後數年,觀音閣也結束了使命,該房子也被改變了用途。為紀念與老人家的相知相遇,也感激恩師的教導與治好自己的惡疾,招要貞把廣肇醫院盂蘭醮會委員會於1969年發給觀音閣的獎狀帶回家裡掛在牆上,同時也留下了蘭香姑當年給她和家人發的平安符,還有老人家在廣肇醫院為貧民看病的兩張珍貴照片。 這些保留了逾半個世紀的物品獲得招 要貞大娘捐給“西堤華人文化陳列室”計劃。
尋幽探勝 千古佳話(下) ảnh 1 寶峰古寺內的古井與觀音亭和碑記。
再回到寶峰古寺古井的故事,按照順化國師館於1865年在《大南一統誌》中的記錄:“……昔日由寶峰和尚於山上創寺故稱寶峰寺……”目前寺內還保存一幅中文對聯標明該寺建於1616年。據該寺出版的特刊介紹,嘉隆王被西山軍驅離富春而逃亡到龍隱山(今為寶龍山)區域躲避和匿藏在寶峰寺內。傳說當時寺內沒有水井,而隨從嘉隆王的士兵眾多,用水成了護駕團隊的一大問題。如果讓士兵下山打水,會被西山軍發現,十分危險。於是嘉隆王命令士兵在山上挖井尋找水源,可是所挖之處均是山石。在大失所望之時,嘉隆王在寺前的山谷跪下祈求山神庇佑,然後用劍隨便往地上插,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士兵們在該處挖了十多米深水源便從地下湧上來。嘉隆王命令士兵在水源四處疊上石塊成了一口井。迄今,該口井還保存昔日的風采。復位後,嘉隆王於1819年命令阮文協參將和阮文心大臣重建寶峰寺;到了1898年釋法傳和尚繼續修葺講堂和祖堂;1944年釋惠光和尚重修和拓寬後堂。

最近筆者經過3次打探和親臨寶峰古寺才尋到古井(之前因疫情防護問題該寺謝絕接待客人),這時候該寺正在維修古井,出於一份情緣,我也向寺方捐贈了部分維修經費。該寺現任住持釋女惠香尼師告知,寶峰古寺感到榮幸的是那口古井與嘉隆王、與觀音菩薩、與莊蘭香姑婆結下善緣。目前該寺正在籌備於明年為“觀音娘娘降世”佳話60週年舉行紀念活動,以此鞭策寺內僧尼和弟子們繼續傳承與發揚觀音娘娘慈航普渡、懸壺濟世的美好傳統,為民族大團結和護持正法工作再接再厲◆(完)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