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西堤華人文化陳列室”成立計劃萌生至今雖只有短短3個多月,但我感覺到自己仿似走過了將近一個世紀的歲月;一瞬間回到了那段睡著瓷枕、看著線裝書、用木桶盛飯、用“咩帶”咩著小孩幹活、穿著大襟衫上街、在華校上學……的那段古老日子。
2019年10月21日,我們按照已約定好的時間來到家住第十一郡第八坊森德街124/6號的盧麗清阿姨的家。第一次見到盧阿姨,我們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尤其她對筆者印象特別深刻,原因她是華文《西貢解放日報》的忠實讀者。南方解放以來,華文報是她每天不可多得的精神糧食,她對筆者所寫的每一篇關於老堤岸的報導都不會看漏眼。最近得悉筆者在徵集老西堤物品以成立“華人文化陳列室”時,她馬上撥電表示要捐出她和姐姐在上世紀60年代堤岸穗城中學校長任奇達於1962年、堤岸越秀中學於1964和1965年給她姐妹倆簽發的初級小學及高級小學畢業證書。
當天,在我們進入盧阿姨家坐下後,仿似遇到了久別重逢的親人,她滔滔不絕地給我們介紹了其家族的故事。盧阿姨已屆古稀之年,是第二代華人。在“唐山”(老華人對中國故鄉的叫法)戰爭期間,民不聊生,其父盧炳培與兩個弟弟跟隨祖母從廣東九江鄉下逃難到越南南方來,最初是定居於同塔省沙瀝。可是由於水土不服,祖母到越南來沒多久得了重病,之後駕返瑤池。
她父親3兄弟唯有到西貢棋盤去與剛來不久的姨 婆一起生活,並幫忙打理“關仔”(雜貨舖)。她媽媽叫趙喜,今年 已經95歲高齡,老人家祖籍廣東東莞。盧阿姨告訴筆者,她父親解放前是報販,專派華文報紙,南方解放後第二天就派華文《解放日報》(後來更名為華文《西貢解放日報》), 去世後則交給她弟弟派到今天。因為這種情結,使她44年來與本報不離 不棄。
因為自小便在堤岸生活,而且經常聽父親講述故鄉的風土人情,所以她對西堤華人故事甚感興趣。正因如此,筆者對老堤岸所寫的每一篇報導她都格外關注。盧阿姨指著放在一台老衣車上的《滄桑彙集》說:“你最近再版的著作我在培智書局買回來,有空的時候慢慢看,裏面很多篇文章都勾起了我兒時的回憶。”盧阿姨說現在時代進步了,很多傳統的東西都不復存在,要是有也很少人買。像她小時候每年農曆四月初八佛祖誕,母親都做煙西餅給他們姐弟沿街叫賣。
這種華人傳統糕餅都是使用純天然草藥做的,那時候她家一年就做一次,而每次在準備做餅前,她父親都跑到竹橋一帶採摘煙西(真正的名字叫“欒樨”)和雞屎藤回來做佐料。按照華人昔日的傳統風俗,每年農曆四月初八佛祖誕那天就會做煙西餅來吃,相傳小朋友吃了整年不會肚子痛。最傳統的煙西餅是沒有包餡料的;好吃的煙西餅不黏牙、煙煙韌韌,透著淡淡的煙西葉的香味。
與盧阿姨聊天的話題像缺堤的洪水般一發不可收拾,她如數家珍般講述老堤岸的故事。最後,她拿起了已準備好的上述畢業證書贈給筆者說,3張證書中有兩張是她已移居芬蘭的姐姐盧麗萍的。她幾天前跟姐姐通話時表示要把3張證書贈送給筆者的“華人文化陳列室”成立計劃,姐姐沒經考慮就同意了,而且還打趣地說等她回來探親時要帶她到陳列室去參觀。接過3張證書,筆者一時感動說不出話來,因為3張證書蘊藏著許多故事,當中有兩張部分被剪掉,而且也有白蟻蛀蝕的痕跡……這些痕跡都是一代人的印記,是時代的回憶。她們能把自己的學歷證明保留到今天可不容易,畢竟已經超過半個世紀的滄桑歲月。除了3張畢業證書,盧阿姨還捐出其丈夫關成1947年的若干證件,十分珍貴。
短短不到兩個小時的聊天和接受舊物品捐贈交流,我們猶如穿越了時空,增長了許多知識,也感受到老堤岸對子孫後代的精神寄託。是的,我們要帶 著盧麗清阿姨的精神回去,把它放到未來的陳列室裡,讓 世世代代的越華同胞知道在這美麗的國土上、在民族文化大放異彩的園圃中,有著一個為越南祖國建設事業默默奉獻的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