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投入徵集老西堤華人文物工作的半年以來,在廣大華人同胞的積極回應下,我對這份工餘時間的工作產生了極大的興趣,甚至可以用“上癮”來形容我此刻的狀況。保存前人留下的東西本是我此次行動的宗旨與願望,但與這些物品的主人接觸過程中,聆聽他們講述每一件物品的背後故事時,它們瞬間把我深深地吸引著,尤其是那些我從沒見過、也不知道其用途的物品更引起了我極度的關注。每次接受贈品時,從對方講述的故事中,我猶如上了一堂生動的歷史課,知識得到了充值。
傳統文物 割愛相贈
此前已接到寓居第十一郡杜玉盛街的劉麗英阿姨來電表示要將其母親留下的一些老物品捐獻給筆者,但由於那段時間工作較為繁忙,未能及時取領,直至本月8日才能登門拜訪劉阿姨。
劉阿姨的房子是1975年前修建的華人傳統老房子,屋裡還使用著許多木製老傢具,那些桌椅和酒櫃經過歲月的洗禮,現在變得特別的烏亮。神台上是華人家庭中供奉的傳統神像:觀音菩薩、關聖帝君和祖先神位等。身材中等、體型偏瘦、生於1952年的劉阿姨看到我們的到來非常高興,一張笑眯眯的臉上架著一幅白框眼鏡,顯得格外有學問。她見到我們的第一句話就誇獎我們年紀輕輕就有如此的胸懷,為保存華人文物而勇於承擔責任。因此,當她閱報得悉筆者要徵集華人舊物品時,第一個反應就是要把母親留下來的木製飯桶捐出來。然而,劉阿姨認為一件東西太少了,對於有心人的義舉,不能只捐贈一件東西那麼少,所以她要等多找出母親其他遺物後才聯繫筆者。
擁有近80年歷史的木製飯桶。
請我們坐下來後,劉阿姨從睡房裡拿出了一個烏黑的木製飯桶,這種黑色並非油漆,是歲月在其上面留下的痕跡。她把飯桶放到桌上後,小心翼翼地打開,但因為蓋子蓋得非常緊,劉阿姨需花一番功夫才能打開,裡面還放著其母親當年的嫁妝--床簾、抹額、一條咩帶、一冊線裝本《成語考》、父母的老照片和她的一張義安學校入學通告。在這些老物品中,木製飯桶可謂歷史最為悠久。劉阿姨說,她的父親劉喬勝於1919 年在中國廣東鶴山龍口鎮協華村出生,抗日時期,為逃避戰火和維持生計,父親在19歲那年獨自到越南西貢來謀生。本來打算等“唐山”和平後回去的,但抗日成功後,老家又發生內戰,所以她祖母叫她父親留在越南成家立業,先不要返鄉。
命運安排,劉老在越南與1924 年出世的土生土長華人女子李小屏於1945年結婚,並生下了6個子女,直至逝世後也沒機會回鄉一行,留下了終生的遺憾。在依稀的記憶中,劉阿姨懂事時就看到家裡使用那個木製飯桶了。她說,那時候家裡是用鋁鍋煮飯的,煮熟後母親把飯裝到飯桶裡以保溫。在舊時代裡,因為沒有電鍋可以保溫,在平時的生活中,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家人或是親人無法一起吃飯,所以只好把飯裝進飯桶中保溫,然後留給其他人吃。
飯桶在中國的舊社會裡是很常見的,那個年代所用的桶都是木桶,由於沒有機器,所以需要人工一點點切割木板拼裝出來,木桶做的也是有好有壞,做得好的可以滴水不漏,有的木桶做的不好就會漏水。做壞了的桶無法拿來裝水,只好用來裝飯,故稱飯桶。但時間長了,“飯桶”就成為對沒本事的人的稱呼,比喻是只會吃飯而愚笨無用的人的貶義詞。
劉阿姨指著那個木製飯桶說:“後來我們沒有用它了,母親就把它收起來。母親去世後,我們兄弟姐妹還是捨不得扔掉,一直把它放在牆角邊,老鼠把它的底部咬壞了!其實現在留著也沒用,所以看到你們要成立‘華人文化陳列室’的計劃,我馬上找出來送給你們,希望在你們的用心保管之下,這個擁有近80年歷史的木製飯桶可以世代相傳。”她接著說:“至於那套床簾是我母親出嫁時的嫁妝,上面的鴛鴦、花草和祝福字句都是手工刺繡的。因為在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裡,母親也捨不得拿來用,只是過年的時候才拿出來掛,所以現在才能保存得那麼好。”言辭間,筆者感覺到劉阿姨要把母親那麼珍惜的物品送出去的惋惜之情,但其目光中卻又露出了絲絲安慰,也許她 是為自己找到了惜物之人而感到安心吧! ◆ (明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