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越南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将可以减轻关税压力,但越南经济无法在短时间内解决得了。在对美1200亿美元的贸易顺差中,越南只占约100亿至200亿美元,其余约1000亿美元来自于中国、日本、韩国等国家进口的。
目前我国正在与美国就关税问题进行谈判,关税肯定会有所降低,但关键在于降幅是多还是少。
从美国进口商品是减少贸易顺差的一种方式,但这种可能性较低,因为美国可供进口的商品不多,而像飞机这类高价值商品则成本过高。当前可化解困难的措施是提高对美出口商品的本土化比例。比如,目前本土比例只有10%,未来期间要提高到40%-50%。然而,这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须在与美国谈判中作出承诺,表示未来将逐步提高本土化比例,但需要明确的路线图,无法立刻实现。
在当前阶段的谈判战策中,可以利用若干优势,例如越南在东南亚地区的地位,以及在电子、纺织品成衣、鞋类等商品供应链中的关键作用。如果美国对越南商品征收高关税,那么在越南为美国市场生产的商品也将受到影响。这些优势虽不大,但也是可以用来进行谈判的相互制衡因素。
然而,通过这件事也可以看出两个问题。第一、越南的加工制造模式潜伏存风险,因为在技术和生产原材料方面缺乏自主性;第二、越南对美国市场的依赖程度过高。因此,有必要制定长期战略来应对及解决这些问题。
目前,越南仍主要以加工环节加入全球价值链,而这一环节的附加值较低。国内的配套工业仍然薄弱,发展不均,导致本土企业也依赖进口原材料。此举不仅令生产成本高昂,还使经济在全球供应链中断时变得更加脆弱。因此,政府要优先推动纵向发展,而不是像目前这样侧重横向扩张,大力辅助配套工业发展,尤其是那些能够为支柱出口产业提供原材料和零配件的行业。
由此,我们可以在中期内提高对美出口商品的本土化比例,逐步减少对进口原材料的依赖,提升出口额的实际价值,逐渐提高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目前我们也在落实可辅助国内中小企业的辅助政策,但须与外国直接投资(FDI)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以便国内企业更深入地加入他们的供应链中。
如今FDI企业主要是进口原材料,然后进行加工并出口,故越南更像是一个中转站。因此,要重新检查并建立FDI企业与国内企业之间的连结,从而制定鼓励FDI企业优先使用国内企业供应资源的机制。
另一项要做的工作是加快推动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
美国虽是最大的出口市场,但如何多元化都会受到影响。而中东、印度、非洲等替代市场在短期内难以进入,需要较长时间来开发新市场。然而,我们必须从现在开始着手推进这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