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林总书记会见立陶宛共和国总统 东盟与中国广东签约 7 项目累计超 31 亿美元 协助经营户开具电子发票 国家主席梁强主持仪式 欢迎立陶宛总统对越南进行正式访问 许多新政策于2025年6月生效 消费性电子产业致力把握绿色消费趋势 越美贸易关系迈出重要一步 范明政总理抵达尼斯开始对法国的工作访问 依照原则部署与重组干部 完善法律系统满足实践生活要求 纺织品成衣与皮鞋共面临关税挑战 二级地方政府组织工作遇到不少困难

擅長潛水“海上吉卜賽人”基因與眾不同

據外媒報導,巴瑤族生活在菲律賓、馬來西亞和印尼之間海域,以潛水能力驚人著稱,又稱“海上吉卜賽人”。美國研究人員發現,巴瑤人可能發展出適應潛水的專門基因,導致他們的脾臟比普通人大50%。巴瑤族被認為是最後一個海上遊牧民族,工作日60%的時間在水下捕魚或採集海參、貝類。巴瑤漁人都是潛水好手,只佩戴一個木製面罩、帶幾塊鉛塊,就可以自由潛入海平面以下70米處,一口氣能在水下滯留13分鐘。
巴瑤族生活在菲律賓、馬來西亞和印尼之間海域,以潛水能力驚人著稱,又稱“海上吉卜賽人”。
巴瑤族生活在菲律賓、馬來西亞和印尼之間海域,以潛水能力驚人著稱,又稱“海上吉卜賽人”。
“其他人無法與他們相比,只有水獺與此相近,”美國遺傳學者梅麗薩‧伊拉爾多說。震驚於巴瑤人超常的潛水能力,伊拉爾多試圖從遺傳學角度尋找答案,把相關研究作為自己的博士論文選題。她與印尼一支巴瑤部落共同生活幾個月,採集他們的DNA樣本,為他們做B超,結果發現,與生活在附近的薩盧安人相比,巴瑤人的脾臟大50%。脾臟為人體過濾掉衰老細胞、支持免疫系統工作。
當人憋氣時,脾臟成為富含氧氣紅血球的“水庫”,為身體提供氧氣,允許閉氣更長時間。對海豹的研究顯示,較大的脾臟或與較長潛水時間相關。伊拉爾多帶領的研究團隊在美國《細胞》雙週刊上發表文章指出:“巴瑤人或許進化出了體積特別的脾臟,適合長時間、高頻潛水。”自由潛水是一種非常危險的活動,即使受過專門訓練的自由潛水員也可能在下潛浮出過程中失去知覺,導致溺亡。伊拉爾多說,如果這種情況數千年來一直出現,那麼存活下來的人就攜帶著有利於潛水的基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