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沖繩的象徵,首里城是琉球王國(1429 -1879年)國王及其家族成員所居住的“王宮”,是當時國王處理國家事務、接見使節和舉行重要慶典的地方。首里城曾經四度被毀,最後一次於1992年重建,入內參觀需要購買門票。

首里城曾作為琉球王國政治、外交、文化的中心地而聞名於世。它融合了中國與日本築城文化的獨特建築樣式以及高超的石砌技術、擁有極高的文化和歷史價值。2000年12月首里城被認定為日本第11個世界文化遺產。


正殿前面的中庭廣場被稱為御庭。在過去的盛大節日,會有各式各樣的儀式在這個廣場上舉行。御庭上鋪著方格花瓦的地磚,呈現不同顏色的排列,這其實是一種指示標記,為了讓參加儀式的官員們可按照官位順序排列站立。最中央的通道稱為浮道,僅限國王和身份尊貴的人才可通行。
位於正殿南側的兩層建築就是首里城的南殿,又被稱為南風御殿,在它旁邊的叫番所。番所是過去接待首里城來訪者的“傳達室”,南殿則是舉行傳統儀式的場所。這兩處都未曾被施以塗漆裝飾,保留著原始的建築樣貌。
與南殿相對的,就是首里城的北殿,在過去又被稱為議政殿,是王府內官員們工作的地方。北殿建造於1506-1521年,根據歷史記載,北殿也曾因大火而與其他建築物一同被燒毀,於1712年被重建◆ (據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