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第一郡阮太平坊阮太平街68号巷的崇正里是法属时期的老建筑,巷内以前住着清一色的华人。历经沧桑岁月,星移物换,如今华人所剩无几,许多房子都得到重建或刷上新的油漆……一切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久违的老街坊回来也辨别不出自己昔日的老房子。然而,唯一不变的就是巷头楼梯底下的那间陋室,还有里面住着的那位老人。
街坊们惯称Dì Ba(二姨)的华人老妇龚有好(徐爱好)是第二代华人,他的父亲龚文荣小时候跟随父母从广东番禺来西贡谋生,后来迎娶客属女子徐氏娥为妻。龚有好是家中的老二,于1948年在崇正里的楼梯底下出生,如今已经在这里度过了75个春秋。谈及自己家庭为何与这陋室结下毕生情缘,龚大娘说,崇正里以前是崇正医院的产业,巷中20间房子的居民全是向医院“顶”来住的租客。龚父认识院方董事会的一位成员,因为家境清寒而又居无定所,所以他获友人安排为医院董事会送信工作,同时允许其在崇正里的楼梯底下简单搭建房子居住以帮忙看守巷中秩序。全靠这样,龚氏夫妇才可以安居乐业,他们的4个子女相继在这陋室里出生。环境虽然不好,但龚父勒紧裤头让孩子们能接受教育。龚有好小时候在附近的西贡广肇学校(今为启明学校)上学,由于家贫如洗,小学毕业后就得辍学出社会当童工以帮补家计。
在她的记忆中,崇正里以前邻里情谊浓,和睦如一家,只要巷中某家有红白事或其他事情,大家都不约而同前往协助;哪家住多少人、多少户和从事些什么工作都了若指掌。那时候巷中很多分租住客是屠猪场的工人;18号房子的蒙姑是老姑婆,专门帮出嫁前夕的新娘上头(广府人的习俗);5号的一对老夫妇同时中风而半身不遂,其女儿白天要上班,街坊们分头帮忙照顾两老……这些远亲不如近邻的情谊令人感动不已。龚大娘说,她父亲去世时,虽然家境不好,但在巷头公众场地办的丧事简单而不失隆重,左邻右里都出一把力,令他们兄弟姐妹铭感五内。那时候,崇正里附近一带都住着很多华人,在滨城市场四周的金铺绝大多数是华人经营。龚有好曾在尚美金铺里当过保姆,每天负责照顾金铺老板邵鹏海的两个子女,老板的父母六叔、六婶对她很好,视她如家人。后来邵家上下移居外国了,偶尔回国也来看望她这位老员工。
龚有好生逢乱世,虽然也有过倾慕之人追求,无奈为了生计都得埋头苦干,最后错过了一段段姻缘。南方解放后,她继续为生活劳碌,曾经在香港老板开的餐厅里当过厨师,也曾当过老师,直到2008年轻微中风后,她不得不退休待在家里养病。这时候父母也不在了,其他兄弟姐妹也先后作古,如今仅剩下她守候着楼梯底下的陋室。这些年来,龚大娘靠着平时的积蓄过活,期间也得到一些晚辈的关怀,还有一些旅居海外的老街坊的爱心回流。 2020年新冠肺炎爆发后,年老体弱的她获得了地方政府和街坊们的格外关爱,尤其是崇正里隔壁的一个家庭每天给她送来饭菜,而她也从自己获得的救济品中分给那户人家,这样的你来我往,守望相助精神陪伴着他们度过了惊险的疫情,也温暖了每一颗善心。体谅老人家的孤寡凄凉处境,也从那个时候开始,该名街坊每天都给她送来饭菜,而她自己需要买些什么日用品时也托邻居代劳。因为有过中风的前科,所以她时刻提醒自己不能过于操劳,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不能给子侄或他人添麻烦。
10多年来,她极少离开这间陋室,每天的起居饮食都离不开这3平方米的空间,麻雀虽少,但五脏俱全。对于很多人来说,也许这是一个难以生活的地方,可是对龚大娘来说,这不仅是一个栖所,而且还是人生的血泪史,是亲情与感情的凝聚之处,更是他们一家人的回忆,直到现在她还是忘不了多少个夜里父母腾出了陋室的小小空间给他们兄弟姐妹睡,而自己却在冷巷中席地而眠。后来他们长大了,父母把陋室都让给了子女,两老的生活几乎都在车来人往的巷子里度过。如此的经历,相信当中的每一个人都难以忘怀。
晚年的孤独并没有让龚大娘感到自卑,她觉得人间处处有温情,很多人关心她,天天有人给她送东西,而她又给街坊邻里收快递、信函,大家互爱互助,生活过得很有意义。最近,我们从堤岸把郑氏大宗祠理事会七月盂兰盆节的爱心送到西贡和交到她老人家手上。她接过10公斤大米、通心粉和米粉各一包,以及20万元现金时,目光中流露着无限的感激之情,她说:“这么多东西我一个人是吃不完的,不过我会同其他街坊分甘同味,把华人社团的爱心传递出去,希望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都能过得安好。”
从崇正里走出来,我的心情变得特别开朗,万万没想到楼梯底下的小小陋室却洋溢着无限的爱--这就是雪中送炭、同舟共济的人间真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