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霍金是怎麼看待自己和世界的聯繫呢?他扮演了很多人生角色,融入了浪漫,投入了激情,他,用很特別的方式,把自己的一生分享給公眾。
他是頂尖科學家
浙江工業大學物理系的李輝博士說:“他選擇的課題幾乎不可能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他一生都在浪漫地思考宇宙。”
首先,霍金和彭羅斯一起證明了所謂奇點定理。這條定理說,宇宙起源於一個奇點,在這個奇點上,空間和時間消失,物質密度無限大。
霍金對物理學的第二大貢獻,就是發現黑洞不黑,它會發光,會輻射幾乎所有的基本粒子。人們把這種現象叫霍金輻射。
霍金輻射,算是第一個堅實地同時運用廣義相對論、量子力學、統計物理這3大物理基礎理論的研究結論,人們在探索物理最基本定律時很難繞過霍金輻射。這足以奠定他在物理學史上的地位。
這幾個研究還改變了人們探索物理基本定律的版圖,給予了突破性的新思維。
著名物理學家李淼說:“霍金輻射最重要的作用,是鼓勵了一大批物理學家來研究萬有引力和量子力學的結合。”
霍金第三個重要研究,是關於宇宙的量子起源。這個理論叫無界理論,說起來比較抽象,李淼概括了一句:“他認為宇宙不需要設定原始狀態,是通過量子漲落蹦出來的。”
他是科普暢銷書作家
2014年上映的傳記電影《萬物理論》結尾,大量陳列的《時間簡史》赫然映入眼簾。這本書出版於1988年,截至電影上映前的2013年,英文版銷量已超過1000萬本。千萬銷量對於一本面向普通大眾的科學書籍,是個非常了不起的成績,而且它改變了市場對科普的認知“掀起出版業的,科普書熱潮”。
歐美一直專供文學文本的報紙版塊,開始向科學文本開放;科普人士開始在文化節上現身發言;科學圖書獎被設立起來;科學家和數學家的生活,成為主流電影的主題,包括《美麗心靈》、《模仿遊戲》等等。
有趣的是,對於大部分公眾來說,《時間簡史》很難讀懂。在最早版本的感謝中,霍金寫道:“我從大量看過最初稿的人那兒得到如何改進此書的建議……當我收到他長長的修改清單時相當惱火。可是,他是完全對的。”
這本書最容易讀懂的部分恐怕就是這篇“感謝”了。李輝說:“我很欣賞一般公眾也有這樣的熱情關心霍金。這種關心總是會傳遞給下一代!”◆ (據互聯網)
史蒂芬‧霍金預言
預言一:宇宙大爆炸之前什麼都沒有
據環球網報導,在霍金看來,宇宙的起源最好用歐幾裡得演算法來展開描述。“普通的實時被虛時間取代。”霍金表示,虛時間就像是空間的第四方向。他和歐幾裡得都相信虛時間是一個像地球表面那樣的四維曲面,但它還多出兩個維度。從本質上來講,時空曲面是可以跟地球進行比較的。在霍金看來,人們可以將虛時間和實時想像成南極的起源,那裡是時空的一個平滑點,而這受到物理定律支援,由於南極的南面沒有任何東西,所以以此類推大爆炸之前也不存在任何東西。
預言二:宇宙是沒有邊界的
海外網介紹,在一檔天文科普節目StarTalk中,霍金說,普通的實時被虛時取代,根據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時間和空間一起形成一個空間-時間統一體,或者說是受物質與能量彎曲的不平整流形。我採用歐幾裡得量子引力學來描述宇宙的起源。詹姆斯哈妥和我提出了一個“無邊界”狀況,宇宙的邊界,就是它沒有邊界”。
預言三:如果全球變暖持續加劇“人類將無法在地球生存”
霍金指出,如果人類無法有效遏制全球變暖的加劇,那地球將會和金星一樣,地表溫度將高達460攝氏度,人類也將無法繼續生存。20億年前,金星的環境與地球一樣,氣溫適宜,地表有水覆蓋,十分適合人類居住,然而隨著二氧化碳氣體的不斷增加,金星的溫度逐漸升高,最終變成一顆火球。
預言四:徹底開發人工智慧可能導致人類滅亡
中國新聞網介紹,按照霍金的說法,人工智慧科技在初級發展階段的確為人類生活帶來便利,但是,機器將可能以不斷加快的速度重新設計自己。而人類則受制於生物進化速度,無法與其競爭,最終被超越。科學界把這種人工智慧超越人類智慧的轉折點命名為“奇點”。此外,美國Space X首席執行官、“鋼鐵俠”原型設計者埃隆馬斯克,微軟創始人兼慈善家比爾蓋茨,也都警告過要注意人工智慧的“危害”。麻省理工學院教授、科學家、谷歌、IBM和微軟等企業員工及與人工智慧領域有關的投資者,也聯名發出公開信,表達同樣的憂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