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论坛寻求实现两位数增长措施 信贷余额激增达逾1. 72亿亿元 各工业区力争引进逾37亿美元投资资金 越中一致同意推动多领域的双边合作 旅游消费需求激增助力贸易劳务业增长 范明政总理建议推动签署越巴及越南-南方共同市场的自由贸易协定 政府总理范明政会见巴西各大经济集团领导 解决民营企业资金难题 范明政总理在里约热内卢胡志明主席纪念牌前敬献花圈 重构南部东区发展空间 上半年农林水产品出口总额同比增逾15% 重绘山河 凝聚合力:党意民心的深度契合 新城市 新愿景 本市与中国广州市加强全面合作关系

海洋熱浪次數激增逾 50%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當地時間11日,一份國際研究報告指出,受全球變暖影響,近30年來海洋熱浪發生的次數比20世紀初增加超過50%,且破壞力越來越強,這對魚類、珊瑚和其他海洋生物構成了嚴重威脅。這份刊登在《自然氣候變化》期刊的報告顯示,1987年至2016年間,全球海洋每年出現熱浪的天數比1925年至1954年多了54%。
氣候變暖導致冰山融化,北極熊的生存受到威脅。(圖源:互聯網)
氣候變暖導致冰山融化,北極熊的生存受到威脅。(圖源:互聯網)
海洋熱浪是指海洋表面溫度至少連續5天遠高於平均水平。這是首次有研究以統一標準衡量海洋熱浪對全球的衝擊。報告主筆、英國海洋生物協會的斯梅爾說:“在全球範圍,海洋熱浪越來越頻繁與持久,過去10年多數海洋盆地都出現了創紀錄的熱浪。”他指出,極端溫度事件可能是未來數十年裡,海洋面對的最重要壓力因素之一。對海洋的其他威脅包括過度捕撈與塑料污染。

據悉,海洋熱浪由烈陽照射與暖流轉移等引起,一般為自然形成。但報告中指出,有越來越多證據顯示,人類活動正在導致海洋熱浪增多、威力變強。研究人員警告,海洋熱浪可能“重組整個海洋生態系統”,從而影響數以百萬計人的生計和糧食供應。珊瑚是淺水熱浪的“重災戶”之一。聯合國科學家2018年指出,即使能把全球平均氣溫升幅較工業化前水平控制在1.5攝氏度之內,全球珊瑚中也有高達9成會死亡。報告中還說,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多個區域尤其容易受海洋熱浪加劇的影響◆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