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对土地法律政策加以调整补充 正确决策之初步成果 越南航空业迎来旅游增长与国际运输需求热潮 核心技术亮相 2025 年国际科技展 工业生产指数达2020年以来最大增幅 经济论坛寻求实现两位数增长措施 信贷余额激增达逾1. 72亿亿元 各工业区力争引进逾37亿美元投资资金 越中一致同意推动多领域的双边合作 旅游消费需求激增助力贸易劳务业增长 范明政总理建议推动签署越巴及越南-南方共同市场的自由贸易协定

漢喃堂:修復師“妙手回春” 讓古籍重獲新生

受氣候、時間等因素的影響,許多古籍,尤其是漢喃古籍都出現蟲蛀、酸化、油污、撕裂等各種破損情況。眼看古籍要爛在手裡,在胡志明市1989年出生的裴進福已下功夫出國學習、摸索門徑讓古書籍重獲新生。 
漢喃堂:修復師“妙手回春” 讓古籍重獲新生
漢喃堂是越南對“生命垂危”的珍貴古籍、古畫、古代冊封等進行修復,讓其重生的首個私人古籍保護中心。這一中心由越南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熱愛者裴進福創立。憑藉6年時間在中國台灣留學所積累的知識,裴進福已在古籍、紙張資料修復工作中採取最先進的修復方法。 

一般的古籍修復師會為古籍拆頁、訂線、更換書皮。但在漢喃堂,修復師們還要選配補紙,讓原本千瘡百孔的書頁完好如初。這是極其複雜且需要大量時間的工序。在修復時,最講究的是“修舊如舊”的原則,盡可能恢復古籍原來的面貌,所以每一道細小的工序都不能有絲毫鬆懈。

此外,修復師要具有有關紙張、材料、刻印書技術、繪畫、化學等方面的知識;同時了解對紙張有害的各種昆蟲,從而制定相應的修復方案。因此,若不爭取有條不紊地學習,不具備耐心和對古文化的熱愛,就難以掌握古籍修復技術。

憑藉修復師的一雙雙巧匠之手, “生命垂危”的珍貴古籍以及紙張數據已換上新衣,其所承載的文物、文獻價值也由此能夠繼續世代相傳◆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