盂蘭節是印度語,翻譯華文是“救倒懸”,意思就是解救受苦眾生。盂蘭節由來是出自佛陀一弟子目犍連(簡稱為目連)救母的典故裡。由此,“目連救母”這份孝心成為我們今日的盂蘭節,人們在這段期間紛紛前往各寺廟精舍燒香拜佛,供僧佈施以功德回父母。此外,這也是祭祀祖先的一個月份,各地寺廟或精舍都會舉行盂蘭勝會,超度亡靈先魂,各有一番隆重拜祭儀式;有些寺廟還舉辦文藝,以透過歌唱節目來歌頌孝道,讓為人兒女者孝父敬母或長輩;還有為家人點燈放河祈福等。有不少人在本月內吃起素來,為家人祈福,同時進行樂助佈施等。
其實,我國人自古以來有樂善好施的義舉,尤其在這個月份,人人都重視佈施,有的憑自己能力而在寺廟裡登記捐助白米,有的集合朋友去做慈善或舉辦消幽法會等。所以在本月內,無論是寺廟、精舍、會館、公司、企業、單位、個人或住家等,大家紛紛都以大量的白米或方便麵等食品,發送給十方貧苦人家。這個行動,在全國各地人人都會一起進行。因此,米商此時生意非常火紅,因為大多數人都會選購白米來發送予窮人。
不過,筆者不得不在此強調,當我們樂捐佈施時,要懷著感恩受惠者之心去進行,為什麼呢?因為有他們,我們才可以大發善心,所以,我們要感激他們讓自己有機會種下福田。再說,當發送白米時,應要慎心去選購好米來發放。因為筆者發現有的人所捐贈的白米,簡直叫人難以進食!
很多時候,窮人家高興地拿到白米回家,當煮來食時,有的飯不是粗糙,便是生硬,有的不是軟就是黏成團;若放上好幾天,飯就會自動出水或有異味,有時還有砂石或穀花等;有的生米久放後就會生蟲等,試問,窮苦人家生活都夠坎坷,他們要辛苦掙錢,所吃的都是粗茶淡飯,如果遇到上述的劣米煮成的飯,叫他們怎樣嚥下呢?
我們既然發心贈送白米給窮人,那麼就得選購自己能吃的白米才贈送他人;若是我們購買是好米,數量大,只怕不良米商偷樑換柱,將劣米混淆其中,所以既然行善,我們就得小心,以免令到受惠人家苦上加苦,同時對自己的聲譽造成不良的影響。筆者有一位十分富有的朋友,當他送米給窮人時,一定要選購他自己日常所吃的米來贈送,這是十分罕見的,所以很受尊重!
農曆七月是一個孝道和佈施月,大家值此都會行善積德,為父母和家人求福;但願就這份真愛和善心,發出純美的光芒,照遍黑暗,弘揚善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