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会结束质询与答询议程 本市经济引擎蓄势待发 应对廉价商品泛滥的风险 平阳省上半年出口增近14% 民众无需更改土地相关证件 非现金支付取得突破发展 苏林总书记会见立陶宛共和国总统 东盟与中国广东签约 7 项目累计超 31 亿美元 协助经营户开具电子发票 国家主席梁强主持仪式 欢迎立陶宛总统对越南进行正式访问 许多新政策于2025年6月生效 消费性电子产业致力把握绿色消费趋势 越美贸易关系迈出重要一步 范明政总理抵达尼斯开始对法国的工作访问 依照原则部署与重组干部 完善法律系统满足实践生活要求 纺织品成衣与皮鞋共面临关税挑战

碳 14 測年法逐漸失效

據新華社報導,一個國際研究團隊日前在英國學術期刊《自然》發表的文章說,廣泛應用於考古、司法鑒定等領域的放射性碳測年法未來可能逐漸失效,原因是大量燃燒化石燃料所排放的碳改變了大氣中碳同位素的構成比例。
(示意圖源:互聯網)
(示意圖源:互聯網)
放射性碳測年法是通過測量物品中碳14含量來判斷物品生成年代的技術手段。碳14是碳的一種放射性同位素,半衰期約5700年,會自發衰變減少。

地球大氣中存在不同的碳同位素,大部分是碳12,也有少量自然條件下生成的碳14。木頭、骨頭等有機物中含有生物存活時從大氣中攝入的碳14,生物死亡後不再攝入新的碳14,其殘留有機物中已有的碳14含量會不斷衰變減少,測量其中碳14含量比例並對照參考曲線,可估計這些有機物的存世時間。以這種方法能追溯到約5.5萬年前,也可用於估算已存世數十年的陳酒等物品大約生成於什麼時間。

不過,來自英國、美國的數位研究者認為,碳14測年的準確性可能難以為繼。《自然》網站報導說,由於燃燒化石燃料排放了大量不含碳14的二氧化碳,大氣中碳14的比例在快速下降。英國帝國理工學院氣候物理學研究者希瑟‧格雷文解釋說,如果來自化石燃料的排放繼續增多,大氣中碳14比例隨之下降,預計在2050年生成的某些物品的碳14含量,可能與某些中世紀文物的碳14含量相似◆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