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在一個文教家庭中成長,其父親是教育界已故耆宿江大錦老師。在文教的薰陶下,她的華文造詣臻至相當程度。自幼的她就是一個熱愛藝術的小妞,12歲在求學階段就開始學舞蹈(芭蕾舞),13歲那年參加何氏宗親會的舞蹈組,每年各聯歡節日及外地團體來越南演出時都參與演出。自南方解放後就加入第六郡文工團,並參與陽明軒之四部大合唱團及歌舞組。自小除了愛唱時代曲之外,對粵曲頗感興趣。
江秀珍與觀眾,朋友合照。
當踏上粵劇舞台後,為求知求學曾向上世紀五十年代留越的香港粵劇名伶譚麗娟、楚湘雲學習花旦身段、台步,並向許伯泉師父學習台步功架等,更常向前輩們討教,由於她集舞蹈的柔軟,北派武術的靈躍,而得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在“統一劇團”7年的歲月瞬眼即過,1987年隨父遷居台北,隨後結婚定居澳洲悉尼市。因生活及要照顧家庭和履行女性相夫教子的天職,而逼於放棄了自己的藝術喜好。28年後的今天,兩兒子已大學畢業,工作穩定,一切自然輕鬆了,得到家人的支持,除了上班是可以重拾所好;幸而廿八年來從未放棄操練太極養生運動,更常在假日與同好們齊到安老院做義工,為老人家噓寒問暖,唱粵曲娛慰長者。
近四年來才重蹈舞台,曾與廣州名伶黃偉坤演“狄青之追夫”、香港藍天佑演“百花亭贈劍”和“穆桂英招親”,更與洪海演“海瑞之碎鸞輿”等。除了當年在“統一”受訓和演出吸納了不少粵劇造藝,近年在悉尼市更有幸與粵藝精湛的名伶同台演出,令她對粵劇唱演藝術得到更進一步的認知,對粵藝的鍾愛與日俱增。
回憶當年在“統一”的歲月與同事們的交流合作,前輩們的關愛指導仍繫腦海中,此次回越旅遊適逢“華光師父”寶誕(農曆九月廿八,公曆10月26日)。應“統一”之邀,由副團長黃翠霞安排演出一場摺子戲“鐵馬銀婚”,機緣巧合再與“統一”文武生林振威攜手同台演出,重溫卅多年前在“統一”粵劇舞台上的時光。
所謂:“人生如戲”、“人生苦短”,闊別三十多載的本市粵劇舞台昔日的景況雖難再重現,所幸在華人文藝活動中仍穩佔一席位。江秀珍體康仍矯健活躍不減當年,粵藝的唱演,武術的操練更跨進一步,斯次回越旅遊與親友歡聚同好交流,留下一段美好的回憶。在她充滿理想、目標的幸福人生路上烙下一個歡樂難忘的音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