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皇家科學院常任秘書戈蘭‧漢松當天在皇家科學院會議廳公佈了獲獎者名單及主要成就。漢松說,今年的獲獎研究為“我們理解宇宙演化和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作出了貢獻”。瑞典皇家科學院在新聞公報中說,皮布林斯對宇宙學的洞見豐富了整個領域的研究,他的理論框架自上世紀60年代中期發展起來,成為當代宇宙學的基礎。利用皮布林斯的理論可以推算出,宇宙中95%都是神秘的暗物質和暗能量。
皮布林斯在發佈會的電話連線採訪中說,他是與各國專注該領域的科學家一起工作才獲得靈感並取得成果,這是“科研團隊的共同貢獻”。他還鼓勵立志投身科研事業的年輕人,“如果你熱愛科學,那麼會在進入科學世界後迷戀其中”。
馬約爾和奎洛茲1995年宣佈首次在太陽系外發現一顆行星,它圍繞銀河系飛馬座中一顆類似太陽的恒星運轉。這個發現引發了一場天文學革命,此後科學家在銀河系中又發現了逾4000顆行星。
根據新聞公報,皮布林斯1935年出生於加拿大,就職於美國普林斯頓大學;馬約爾1942年生於瑞士,就職於瑞士日內瓦大學;奎洛茲1966年出生,就職於瑞士日內瓦大學和英國劍橋大學。
3名科學家將分享900萬瑞典克朗(約合91萬美元)獎金,皮布林斯獲得其中一半獎金,馬約爾和奎洛茲將共用另外一半獎金。
百年前,物理學曾被認為是最重要的學科,也是1895年、瑞典著名化學家阿爾弗雷德‧貝恩哈德‧諾貝爾要求設立五大獎項的遺囑中,最先被提到的領域。
25歲與96歲:在物理學獎得主中,有人登頂已是耄耋之年,但有人獲獎時才年逾弱冠。2018年,物理學獎一半授予時年96歲的阿希金,使他成為諾獎史上最年長獲獎者;而1915年,年僅25歲的勞倫斯‧布拉格與父親一起摘得桂冠。一人2次得獎:在1901年至2018年間,獎項共頒發給了210人次,但卻只有209人獲得過這一獎項,因為約翰‧巴丁曾於1956年和1972年,兩次獲得這一殊榮。
6座物理學獎盃:在這張“星光熠熠”的成績單中,華人佔據著重要位置。在百餘年中,物理學獎是華人拿獎最多的獎項,共6位華人科學家獲此殊榮,包括李政道、楊振寧、丁肇中、朱棣文、崔琦和高琨。
“10月的第一個星期,全世界的目光都將聚焦在科學上,這是好事。但緊接而至的將是爭議,每年都不例外。”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微生物學家卡薩德瓦爾曾表示。而這個“爭議”,源於諾貝爾基金會章程的一項規定:“一份獎金最多由3人分享”。這使得總有一些“不夠幸運的人”,被這項“機制”攔在諾獎之外。
自1901年至201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已頒發112次,就如何“論功行賞”問題,各方一直爭議未斷。有批評稱,科學是通過合作進行,且常“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很難選出貢獻最大的人。2015年,3位科學家因“DNA修復的細胞機制研究”獲獎,但因評獎“遺漏”了其他同樣做出貢獻的科學家,引發批評。其中一位科學家就指責稱:“這種無恥行徑必須被糾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