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美战争,“狗瞌睡”田野是个饱受敌人轰弹的地方。南方解放、祖国统一后,这里的民众又踏上新的征途,把这些咸-矾荒田变成富饶的农田,本着虾只-水稻轮流耕作模式,向来正给民众带来日益温饱、富裕的生活。
寓居鸿民县宁盛利A乡堆高村的阮文实,现年70多岁,从小就住在此告知,自金瓯半岛淡水化计划获开展,当地民众的生产虽已好转,但仍欠可持续的效果。当地随后获从单一耕作水稻转为轮耕虾只-水稻模式。从此,其及其他农民的生活逐渐改善。以逾10公顷虾只-水稻生产模式,年均他家盈利近10亿元。生产有效,他已兴建华屋,投资生产机械,购置各种家庭用品。
在雨季时,农民便进行盐洗、淡化农田以种水稻。落实此模式,近年来,平均每公顷“狗都犯困的田野”给虾只产量从400至500公斤,至于水稻产量从6至6.5吨。除了经济利益,该模式还有助改善环境。科学家评价,水稻-虾只模式是“顺天”的模式,带来许多可持续的利益。
经15年落实国家新农村建设目标,昔日革命根据地的基础设施也明显改善。通往该县的联乡、联村路得以投建相当完善,可连通各条交通主轴,方便民众往来和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