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乘坐索道上山,沿途的风景如诗如画。茂密的竹海像一片绿色的海洋,微风拂过,竹浪起伏,发出沙沙的声响。偶尔有几只白鹭从林梢掠过,它们的身影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轻盈自在。这一切,彷彿是大自然的杰作,让人感受到了生命的美好与宁静。
到达老君阁时,恰逢道士们在做午课。他们身着青衣,手持如意,口中念念有词,诵念着《道德经》。那悠扬的诵经声与松涛声相互交融,彷彿是一曲大自然的交响乐。我静静地站在一旁,聆听着这美妙的声音,心中的杂念渐渐消散。“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家所倡导的顺应自然、无为而治的思想,在这一刻得到了完美的诠释。
在山腰的茶棚小憩时,我与一位导游攀谈起来。他热情地向我介绍着各种草药的功效和用途,还告诉我,青城山的后山生长着许多珍贵的药材,当年张天师在此炼丹时,用的就是这里的朱砂。听着他的讲述,我对青城山的神秘又多了几分了解。这里不仅是自然风光秀丽的名山,更是一座蕴含着丰富自然资源和文化底蕴的宝库。
沿着山间小径漫步,我来到了月城湖。湖水清澈见底,倒映着青山绿树和八角亭的倩影,宛如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摆渡船娘唱起了川江号子,她的歌声婉转悠扬,回荡在山谷之间。“青城山的月亮嘛,弯弯像把刀,割不断红尘嘛,只割白云袍……”这独特的歌词和旋律,充满了浓郁的地方特色和生活气息,让人感受到了青城山的独特魅力。
世人常言:“问道青城山、拜水都江堰。”此刻,我带着对青城山的满心眷恋,转身迈向都江堰,去探寻那千年水利工程的雄浑与伟大。
都江堰叹水:千古水利的奇迹
站在都江堰的岸边,我被眼前的壮丽景象所震撼。这座举世闻名的水利工程,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文化中坚韧不拔、勇于创新精神的体现。

李冰父子的塑像屹立在江边,他们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自信。正是他们的智慧和勇气,创造了这一伟大的水利奇迹。俯瞰鱼嘴分水堤,岷江水在此被巧妙地一分为二,外江奔腾汹涌,内江则温顺地流淌着,灌溉着成都平原的万顷良田。“深淘滩,低作堰”,这看似简单的六个字,却蕴含着深刻的科学道理和对自然规律的尊重。李冰父子遵循着这一原则,巧妙地利用地形和水势,修建了都江堰,使成都平原从此成为了“天府之国”。
走过安澜索桥,脚下的江水轰鸣作响,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磅礡力量。抚摸着伏龙观前的卧铁,那千年的寒凉透过指尖,传入心底。据记载,卧铁是都江堰岁修时淘滩深度的标准,它见证了都江堰两千多年来的兴衰变迁,也见证了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辉煌成就。
宝瓶口是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关键所在。它犹如一把巨大的钥匙,打开了成都平原的繁荣之门。峭壁如斧劈般陡峭,江水从狭窄的宝瓶口汹涌而过,形成了一道壮观的景象。夕阳西下,余晖洒在江面上,渠水被染成了金红色,彷彿一幅绚丽的油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