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華公會總會長廖中萊在致辭時指出,我們必須認清馬來西亞多元族群的社會現實,以“團結勢更強”為基礎,共同為國家的前途全力打拼。馬華公會因此呼籲熱愛馬來西亞的全國人民,務必團結一致,全力拒絕極端主義、告別惡質政治對抗,支持中庸的治國理念、發揮多元的國家本色,共同建設美麗的國家、合力守護美好的家園。7日晚,執政聯盟國民陣線“國陣”舉行萬人大會,總理納吉布公佈長達220頁涵蓋364項倡議的競選宣言。
輿論認為,即將舉行的這屆大選是有史以來最為激烈的一次大選:馬來西亞反對黨聯盟——“希望聯盟”最有可能贏得大選的“最後一次機會”,也是執政聯盟--“國民陣線”今後10至20年“江山永固”的一次保衛戰。與以往大選不同的是,與其說這是“國陣”與“希聯”的“生死之戰”,不如說是兩個政治強人馬哈蒂爾和現任總理納吉布的“終極PK”。馬哈蒂爾,執政馬來西亞22年之久、又是馬來西亞現代之父美譽的“硬漢”。
儘管已經高齡93,退休多年,但仍然“指點江山”馳騁政壇。這個曾經是“國陣”主要成員黨馬來民族統一機構(巫統)最高領導者的忠心耿耿的黨員,卻在曝出現任總理納吉布“一馬公司”醜聞並高調逼供,要求納吉布辭職不果後,再一次出走其效忠幾十年的巫統,另組政黨——土著團結黨,並於去年加入“希聯”,不僅成為反對黨的“靈魂人物”,還成為直搗原來“老東家”“國陣”的一把“利劍”。
由人民公正黨、民主行動黨及伊斯蘭黨組成的反對黨聯盟,在2008年大選中重挫“國陣",不僅獲得5個州的執政權,還成功迫使“國陣”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首次沒能在國會下院獲得三份之二多數席位。2013年的第13屆大選,反對黨聯盟獲得55%選民的支持,只是由於選區的劃分而無法贏得大選。
無論對於反對黨還是執政黨,馬哈蒂爾帶來的最大變數是不知道他在傳統支持“國陣”的馬來選民中造成怎樣的影響,在華裔選民一邊倒支持“希聯”的前提下,馬來選民的分化、能否催生“馬來海嘯”,顯得至關重要,也成為此次大選勝敗的關鍵。面對咄咄逼人的反對黨,由納吉布領導的“國陣”在部分地區稍處劣勢。前兩屆大選,“國陣”在經濟發達的西馬半島幾乎“完敗”,“國陣”第二大成員黨馬華公會只獲得222個國會下議院議席中的7席、600多個州議席中的11席。
倘若沒有東馬兩州的堅定支持,政權或許早已喪失。但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是,自1957年執政以來,“國陣”積累了豐富的執政經驗,在經濟發展、社會和諧、民族融合、宗教友好相處等方面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就。特別是巫統深耕馬來族群數十年,深諳馬來族群的需求,更對華裔和印裔採取中庸、包容的政策,對別有用心挑撥族群關係以及極端宗教言論均予以堅決打擊,這些有目共睹的事實,成為“國陣”贏得民心,贏得大選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