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4名獲獎者分別為德國波恩大學教授彼得‧朔爾策、英國劍橋大學教授考切爾‧比爾卡爾、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大學教授阿萊西奧‧菲加利以及美國斯坦福大學教授阿克薩伊‧文卡特什。
彼得‧朔爾策出生在德國東部城市德累斯頓,是本次獲獎者中年紀最小的一位,年僅30歲。朔爾策從小就展現出在數學方面的天賦,24歲成為波恩大學全職教授,被視為數學界近年來罕見的天才,因在算術代數幾何領域的突出貢獻被視為目前全球最具影響力的數學家之一。現年40歲的考切爾‧比爾卡爾是出生在伊朗的庫爾德人,從伊朗德黑蘭大學數學系畢業後遷居英國。他的主要研究領域是代數幾何,特別是其中的雙有理幾何。
阿萊西奧‧菲加利1984年生於意大利,孩童時代的他喜歡足球、看卡通,上的是文科高中,直到高中三年級(意大利高中為5年)參加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後才開始專注於數學。菲加利的學術貢獻主要集中在最優傳輸理論方面。阿克薩伊‧文卡特什1981年生於印度新德里,在澳大利亞長大,13歲進入西澳大利亞大學學習數學和物理,20歲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獲得博士學位,26歲成為斯坦福大學教授。本次獲頒菲爾茲獎,旨在表彰他在解析數論、拓撲學、表示論等方面的綜合成就。
菲爾茨獎以加拿大數學家約翰‧查爾斯‧菲爾茲命名,專門獎勵40歲以下的年輕數學家。該獎每4年頒發一次,每次獲獎者不超過4人,獲獎者會得到1萬5000加拿大元和獎牌一枚。雖然獎金與諾貝爾獎差距較大,但菲爾茨獎得主贏得的學術聲譽絕不遜於諾貝爾獎得主。華裔數學家丘成桐和陶哲軒分別在1982年和2006年獲得菲爾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