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宝宝耳朵小、耳朵皱或是耳廓畸形

自2020年疫情以来,口罩已经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说到戴口罩,也给一些人带来了“不便”,就读幼儿园中班的乐乐,就有着自己的小烦恼--他的左耳朵挂不住口罩。
新生宝宝耳朵小、耳朵皱或是耳廓畸形

  医生提醒,小部分耳廓畸形能够自愈,但仍有相当一部分患儿无法自愈,会遗留耳廓形态畸形,容易造成患儿心理问题,如出现自卑、抑郁等负面情绪,影响患儿身心健康,因此要尽早干预。

  乐乐妈妈介绍,乐乐刚出生时,家人就发现他双耳廓不对称,左耳廓上部缺失,当时咨询过医生,待七八岁后可以做手术改善外形。

  由于担心其他小朋友会“关注”乐乐的耳朵,乐乐妈妈常年给乐乐留长头发。刚上幼儿园时,其他小朋友还是关注到乐乐长头发和左耳外形,时不时取笑一下,活泼的乐乐变得郁闷、不开心,因此还更换过别的幼儿园。

  疫情以来,由于左耳廓外形异常,乐乐连口罩都无法正常佩戴,乐乐爸妈预约了耳鼻咽喉科医生就诊。接诊医生告诉乐乐爸妈,小孩的左耳上半部分隐藏起来了,耳廓上部的沟浅,故戴口罩后容易掉落,是先天性耳廓形态畸形常见类型,诊断为“隐耳”,可以先尝试无创矫形改善外观或者选择手术矫形。

  乐乐爸妈商量后,选择无创矫形方案。经过连续8周无创矫形治疗,左耳廓外形明显改善;乐乐的耳朵不仅能戴上口罩了,也不需要藏在头发后面,终于可以开心上学啦!

  隐耳亦称埋没耳,属先天性耳廓形态畸形其中一种类型。临床表现为耳廓上半部埋入颞部头皮的皮下,无明显的耳后沟;如向外牵拉耳廓上部,则能显露出耳廓的全貌,但松开后,因皮肤的紧张度和软骨的弹性又使其回复原状。

  由于耳廓上部“隐形”,一定程度影响外观,同时还给患儿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譬如口罩戴不稳,无法戴框架眼镜,淋浴时耳朵容易进水等等。

  先天性耳廓形态畸形的原因尚不清楚,其发生可能与基因遗传、耳肌或胚胎发育异常、胎位睡姿等有关,但确切病因尚不明确。先天性耳廓形态畸形发生率高,新生儿发生率为50%以上,小部分耳廓畸形能够自愈,但仍有相当一部分患儿无法自愈,会遗留耳廓形态畸形,容易造成患儿心理问题,如出现自卑、抑郁等负面情绪,影响患儿身心健康。因此,宜尽早干预。

  干预方法有无创矫形和手术两种方法。无创矫形,即在耳廓安装特殊的矫形装置,使畸形的耳廓保持一定的张力约束,逐渐形成美观的外形,该方法越早治疗,效果越好,新生儿出生2至4周内进行无创矫形,有效率可达90%。

  父母发现新生宝宝耳朵形态异常、或者耳朵“小一些”“皱一些”等形态“不完美”时,需警惕耳廓畸形的存在,不可想当然地认为宝宝长大了耳廓形态就会变好,需要及时就医处理,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最多點擊

医生在照顾一名肉毒杆菌中毒患者。(图:成山)

本市1例肉毒杆菌中毒死亡

〔本报消息〕 市嘉定人民医院今(25)日上午表示,经过逾1周治疗,一名感染肉毒杆菌毒素的45岁男病人宣告不治身亡。这是近日本市6个进食扎肉与过期发酵鱼露病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