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洁净”言谈文化空间从校园开始

我家公寓后面是某所高中学校的校园,每次响起下课铃声,便传来了学生们阵阵似是惯常的欢呼声,听去也颇“热闹”。欢呼声过后,便是学生在校园操场的谈话与笑声,而在笑语中却夹杂着若干难以入耳的污言粗语,而这些“字眼”是不应该发自具有相当文化水平的学生口中。
(示意图:互联网)
(示意图:互联网)

学校是传授文化、知识及教育道德之所,是形成良好校风、学风的前提和基础,而从孩子的谈吐中,我们不难看出其对道德的修养,学校与家庭对孩子的教育,至于孩子们,几乎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学校度过。在教室里因有教师在场,所以在言谈方面还会有所顾忌,但在下课小休期间,部分学生在校园便与同学们“畅所欲言”,其中不乏若干粗言,我站在露台上观看,一些女学生听后也若无其事,似乎是 “听惯不怪”,可是这些不雅之语在一个校园里传来,真的令人难以置信。

我认为,在校园内的言谈文化很重要,它体现学校对学生在课室外言谈举止的教育态度。因此,一名谈吐温文有礼的学生,在走出课室外面仍须保持如在课室内的一切礼仪,不可“判若两人”。

此外,我发现几乎各所学校对校园内学生们的言谈文化未很关注,每次下课小休时,教师们都留在教员休息室或教务处,很少出走校园“观察”学生的言谈举止。在这里,我试行建议各所大、中、小学须建设校园言谈文化空间,教师与少先队、共青团加强配合,以在学生中动员他们不在校园内讲粗语,并制定若干防范学生使用不雅语言的校规,作为评选优秀生的准则之一,同时在下课时间,校方应举派教员在校园内“聆听”学生们的交谈,若发现有谁使用不雅言词时便立即加以警示,如多次违规者须予以处罚。我相信,如果能有效地限制学生们在校园内作出不雅的交谈行径,那将会在校外空间、环境起到潜移默化的良好作用,可让他们在无形中摒除讲粗言、说污语的陋习,以能为一同打造一个“洁净”的言谈文化空间作努力◆

最多點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