峴港文化遺產節:品嚐美食 探尋記憶

峴港市因其友善的人民、美麗的風景和獨特的傳統美食而成為著名的旅遊勝地。該市一直通過多種方式保護和推介當地菜餚,其中包括將美食發展為獨特的旅遊產品,並在各大節日,如一年一度的峴港博物館文化遺產節上進行推廣。
富沾廣南麵。
富沾廣南麵。
近期,峴港博物館變成了富沾廣南麵、醉鸞薄餅、南烏粥、錦麗芝麻餅等著名廣南菜餚的薈萃之地。來到這裏,公眾不僅可以品嚐這些美食,而且還有機會親身體驗傳統烹飪流程。峴港市清溪郡居民陳功軒說: “廣南麵或者浮萍餅都是我的童年美食,所以當我帶著孫子們親手製作這些傳統菜餚時,感覺實在是百感交集。” 峴港市雄王小學學生阮家荷仙說:“我體驗了製作魚露、研磨機和切廣南麵等。我感到很開心,還學到了很多東西來幫助爸爸媽媽。”

今年峴港文化遺產節舉辦許多有趣的活動,如“峴港街頭美食”圖片展,以全新的人文視角展現從餐廳到每個街角的峴港市飲食文化之美;“廣南麵與飲食文化故事”座談會,為文化研究人員、專家和工匠通過當地人民的一碗麵條分享文化故事搭建平台。

峴港市越南民間文藝分會會長武文槐說:“構成廣南人性格的烹飪特色是一切都非常精簡,因地制宜。每個家庭都有一個石磨,一到雨季,全家人又一起磨麵粉來製作廣南麵。” 一道菜,不僅具有物質價值,更具有精神價值,是每個地方悠久而豐富的傳統文化的精髓。因此,傳統美食等非物質文化遺產需要通過不同的保護與弘揚方式拉近與大眾之間的距離。峴港博物館副館長吳碧雲說:“像這樣的體驗和互動活動讓參與者有機會自己製作和品嚐各種菜餚,從而更好地瞭解遺產。”

得益於創造性的活動舉辦方式,題為“峴港美食-味道與記憶”的文化遺產節對大量民眾和遊客,尤其是年輕人產生了積極效應,將博物館的展示空間變成了獨特的文化體驗空間◆ 

最多點擊

虽然经历战火的摧残,但关圣寺仍然无损。

从国家遗迹到冰糖始祖

今年初春,我前往广义省的义和探望友人,无意中竟让我发现了当地一间拥有201年历史且于1993年已获我国文体与旅游部列为国家遗迹的华人寺庙-关圣寺,在寺内更供奉着秋槎区域华人制作冰糖的事迹,也是冰糖的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