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網絡安全令人擔憂

最近,Youtube上又一個對兒童有害的頻道被兒童局要求相關部門介入檢查和刪除、撤銷,令家長可以鬆一口氣。但通過此事件也證明,我們的子女正被有害的內容重重包圍著。
YouTube的TIMMY TV頻道有很多內容反感、不利於孩子心理成長的視頻。
YouTube的TIMMY TV頻道有很多內容反感、不利於孩子心理成長的視頻。
曾展開多個維護兒童項目的可持續發展管理研究院指出,當前,內容不符合的兒童頻道在網上比比皆是。這些頻道的內容低級且無聊,甚至令人反感,為了賺錢而不惜一切來增加觀看次數。小朋友尚未形成辨別能力,看了這些視頻後容易引致思想偏差,有時候還模仿危險的行為。實際上,的確曾發生過孩子模仿Youtube上的頻道而做傻事,造成沉痛的後果。例如2020年底,本市一名小朋友模仿Youtube上的上吊動作而丟了性命,又或是虐待自己、在櫃子或洗衣機裏躲藏。
缺乏強烈的控告
據兒童局的數據顯示,國家兒童保護總台111每月平均接到1萬2000個反映資訊,主要是有關兒童暴力、性侵,為兒童提供心理輔導,了解兒童法律政策等問題。至於對兒童有害的頻道的反映則不多,而且家長只是致電來反映、表達觀點,尚未作出強烈的控告。對於最近被民眾舉報的TIMMY TV頻道實屬罕見情況。

為了在網上更有效地保護兒童,可持續發展管理研究院院長阮芳玲認為,要求撤銷有害的頻道不應只是職能機關的責任,因為他們無法全部都掌握。正是互聯網和社交網用戶,包括兒童在內,必須意識到並能夠辨識不可觀看的頻道,以作出舉報,要求刪除不符合的資料以及向職能機關反映。
信息安全局的措施
關於在網絡空間保護兒童的措施,新聞與傳播部所屬信息安全局副局長黃明進表示,該局將與谷歌公司就YouTube上的頻道問題進行討論,提議協助核查並重新提供正在吸引大量小朋友觀看的頻道名單,以便該局跟進。

信息安全局也會提議谷歌向YouTube 上的內容創建者,尤其是有眾多小朋友觀看的頻道就如何製作安全、適合兒童的內容一事作出指引和勸告。希望由新聞與傳播部呈遞政府的有多項全面和根基措施以保護兒童的“在網絡空間保護兒童提案”將得以通過。此外,信息安全局有關在網絡空間保護兒童的網絡的創意也在等待各部門的意見,派遣成員加入網絡以正式成立和運作◆
逾66.6%兒童擔心在網上洩露個人資訊
根據由可持續發展管理研究院和兒童援助組織於2020年展開的“越南兒童之聲”調查顯示,每3名小朋友就有2人具有網絡連接設備。他們使用互聯網的目的也不同,例如學習或研究、觀看娛樂節目、閱讀新聞、結交朋友以及參加在線電子遊戲。

小朋友接觸互聯網最多是通過個人智能手機(57.8%)、桌面電腦(45.9%)、親人的手機(45.3%)、在網吧(13.5%)。至於學校的學生可以在學校的電腦上網(23.6%)。

參加考察的大部分兒童(60%)表示使用互聯網時覺得安全。然而,他們也意識到網上的安全隱患,尤其是個人資訊被洩露的風險(66.6%),其次是上網成癮風險(60.9%)。

最多點擊

白美兰阿姨(右)向笔者捐赠她与父亲当年捐款建校的收据。

堤岸里的百年老区

堤岸到底大不大?如果按照昔日的西贡-堤岸-嘉定地图分布,也许堤岸的面积十分广大,但无论有多大,她已经成为华人聚居地区的一个代名词,其中以第五、六、八、十一等郡为代表。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堤岸其实隐藏着许许多多与这里一脉相连的故事,有的广为人知,有的走进了时代帷幕,也有的还等待我们去揭开神秘的面纱。然而,当走在这个古老而又新潮的地区时,只要留心观察,或者与这里的老街坊搭讪时,你自然会发现堤岸原来处处都是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