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电影分级作出规定

为了保护儿童和容易受不当或潜在负面内容影响的其他对象,文体与旅游部最近颁布了电影分级标准并显示电影分级级别、警告规定的第 5 号《通知》。
对于在影院播映的电影,必须在电影屏幕、网站、在线购票软件、直接售票柜台和其他适当的形式上显示电影分级级别。
对于在影院播映的电影,必须在电影屏幕、网站、在线购票软件、直接售票柜台和其他适当的形式上显示电影分级级别。

  该《通知》共6条,对各种形式播映的影片的分级标准及显示电影分级级别、警告作出规定。该《通知》适用于从事电影传播活动的机关、企业、组织和个人。

  影片分级按照分级标准从低到高排列如下:P级:适合所有年龄观众观看;K级:适合13岁以下观众并有父母或监护人陪同观看;T13(13+):适合13 岁以上观众;T16(16+):适合16 岁以上观众;T18(18+):适合 18 岁以上观众;C级:不允许传播的电影。

  电影分级是根据主题、内容、暴力、裸体、性欲、毒品、兴奋剂和成瘾物质、粗俗语言等多项标准来进行。每个标准都有具体的指引,但必须基于共同原则:保护儿童和容易受不当或潜在负面内容影响的其他对象;根据表演、特定情况和背景、交互性、频率、时长、图像与声音、灯光、对话的细节程度以及电影对观众的影响。其中背景的重要性和对观众的影响程度是电影分级的优先考虑因素;视内容而定,当影片出现情节(用语言而不是图像来描述;视觉效果的影响程度较低)时,可以考虑划分为稍低的级别。

  根据内容,当出现以下情节时,影片会被考虑分为更高的级别:含有更多细节,包括特写镜头和慢镜头;使用重点技术,如灯光、透视和分辨率技术;使用特殊效果,例如灯光和声音、分辨率、颜色、图像大小、特征和色调;真实描述而不是简约化;鼓励互动;多项分类标准的协同影响程度。

  如果影片处于各项分级级别的中间,那么体现出教育、人文信息,歌颂道德和社会价值,并对观众产生积极影响的影片将被考虑归类为稍低的级别。

  对于在电视和网络空间传播的影片,电影机构必须在设备屏幕界面的节目介绍或显示目录中显示影片分级级别,以便听众和观众决定收听、观看获提供的影片,确保电影分级级别获清晰、醒目地显示;在影片播放期间,电影分级级别必须显示在屏幕的左上角或右上角,确保不会与服务图标或其他图标重叠。

  该《通知》自5月20日起生效◆

最多點擊

杨爱坤大叔在给花灯装饰点缀。

守护传统花灯 点缀中秋节俗

科技发展、时代进步正威胁着传统手工艺与节日习俗的存亡。事实证明,许多民族传统、民间习俗、节日小吃和应节物品等已在我们的不知不觉中消失。偶尔与三五知己在一起重温孩提时期的一些风俗、美食和玩意时,我们才发现原来那些童年挚爱已经离我们很远很远了,甚至是完全没有印象。值此中秋佳节来临,为了留住“玻璃纸花灯”的童年记忆,笔者找到了与此行业相伴30多载的华人大叔杨爱坤,并与他畅谈艺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