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外媒报导,加拿大政府当地时间24日发布两份文件,宣布将逐步取消对低效化石燃料的补贴。加拿大环境与气候变化部部长吉尔博在蒙特利尔发布了《加拿大低效化石燃料补贴自我审查评估框架》和《加拿大政府低效化石燃料补贴指南》两份文件。其中前者用于确定哪些税收和非税收措施构成低效化石燃料补贴。这一框架文件针对政府部门、官方机构和国有企业。
据联合国新闻中心报导,联合国贸发会议呼吁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紧急支持,以帮助其吸引大量投资,实现清洁能源转型,“这对于全世界到2030年达成气候目标至关重要”。贸发会议当地时间5日发布的《2023年世界投资报告》指出,自2015年《巴黎协定》通过以来,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国际投资增长了近两倍,但增速在2022年有所放缓,且大部分增长都集中在发达国家。
据外电报导,欧洲联盟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15日发布消息说,6月初全球平均气温创下有记载以来最高纪录,比往年同期最高水平“高很多”。其中多日连续比工业化前水平高至少1.5摄氏度,为首次在6月份突破这一“门槛”。美联社援引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副局长伯吉斯的话报导:“世界刚刚经历了最热的6月初,5月(全球平均气温)只比有记录以来的最暖5月低不到0.1摄氏度。”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6月7日至11日这几天,每天的全球平均气温均高出工业化前水平至少1.5摄氏度,6月9日这天更是高出1.69摄氏度。这是全球平均气温第一次在6月份突破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1.5摄氏度这个门槛。近年来发生过多次跨过这一门槛的情况,但均发生在冬季和春季。按照2015年达成的《巴黎协定》,各方将加强对气候变化威胁的全球应对,把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之内,并为把升温幅度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而努力。
综合报导,在日本札幌市举行的七国集团(G7)气候能源环境部长会议16日通过联合声明后闭幕。声明提出,面向2050年温室气体的“净零”,“将加速分阶段淘汰未采取减排措施的化石燃料使用”。虽然把需求依旧旺盛的天然气列入对象,但包括此前受到关注的煤炭火力发电在内,未能就明示年限的早日全面淘汰达成协定。在生物多样性方面,设立了强化保护的新框架。
综合报导,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20日发布最新报告说,当前已有多种可行且有效的选择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并适应人为造成的气候变化,如果现在采取行动,仍然可以确保所有人都有一个宜居的、可持续的未来。
[本报消息]越南外交部,本月17日上午,在河内隆重举行关于在越南结束战争、恢复和平的《巴黎协定》签署50周年(1973.1.27-2023.1.27)纪念活动。党中央政治局委员、党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武文赏;党中央政治局委员、国会常务副主席陈清敏;党中央书记、中央宣教部长阮仲义等出席。
(本报消息)值结束战争恢复越南和平的《巴黎协定》签署50週年(1973年1月27日 - 2023年1月27日)之际, 本月16日上午,中央宣教部已同外交部、胡志明国家政治学院与国防部配合组织“结束战争恢复越南和平的《巴黎协定》签署50週年 - 历史意义和经验教训”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