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消息〕据统计总局和工商部,今年前8个月,美国仍是越南最大出口市场,出口创汇约达623亿美元;而中国是越南最大进口市场,进口额约达681亿美元。
〔本报消息〕据统计总局的最新数据,今年8月份,商品进出口额约达609亿2000万美元,环比增6.7%和同比减少7.9%。累计今年前8个月,商品进出口总额达4352亿3000万美元,同比下降13.1%,其中出口额下降10%及进口额下降16.2%。
〔本报消息〕据越南水产加工与出口协会(VASEP)日前消息称,累计今年上半年,输往中国和香港(中国)市场的越南查(“鱼”旁,下同)鱼的出口金额达2亿8100万美元,同比下降34%。
据越通社报导,按发展路线图,预计到2028年1月1日,边境口岸和通道仅允许对正贸方式出口中国的货物办理通关手续。
根据相关统计,广东省连续多年是中国对越南贸易总额中持有最大经贸成交额的省份,占比约20%。
〔本报消息〕农业与农村发展部副部长冯德进最近在例行记者会上告知,今年上半年,农林水产出口额达245亿美元,同比下降11.1%。值得一提的是,在出口市场正遇到不少困难背景下,但我国仍有7类产品、产品组的出口价值高达10亿美元。这可视为初步确保粮食安全,完成全年出口目标。
〔本报消息〕在老街省金城陆路口岸,每天有数百辆运送北江省荔枝卡车获通关入境中国(见图)。口岸职能力量已增派人手、疏导交通并为企业节省时间和费用。
〔本报消息〕铁路部门日前通过国际联运列车的冷藏集装箱,成功把首批陆岸荔枝从国际联运浃火车站启程,试行运至中国市场销售。
[本报消息]农业与农村发展部植物保护局称,该局已收到中国海关总署关于越南输往中国红薯出口企业在线检查结果的通知。具体是,越南70个红薯产区和13家红薯包装商获准对中国出口。
〔本报消息〕今年前3个月,我国进出口总金额达1500亿美元,与既定计划相比实在过低(预计达逾2000亿美元)。面对上述值得忧虑实况,各职能机关至企业正积极“转变”,以排除万难与挑战。
〔本报消息〕农业与农村发展部称,从年初至今,越南全国火龙果出口创汇4700万美元,同比下降48.7%。
〔本报消息〕广宁省芒街国际口岸管委会主任陈碧玉最近表示,从今年1月1日至本月18日止,通过芒街国际口岸总货物吞吐量达28万6761吨,同比增154.8%。
〔本报消息〕越南水产品加工和出口协会(VASEP)副秘书长阮怀南最近提及有关越中两国的水产贸易问题时表示,于2018-2022年阶段,越-中水产贸易大幅激增,并在各重点市场持续创新高。从排名第三,中国已跃升为我国第二大水产进口市场,仅次于美国。
〔本报消息〕中国在越南农林水产品进口中排名第二,但在水果和蔬菜进口中却排名第一。中国被视为本地区乃至国际农产品消费的大市场,尤其是在质量、价格、品牌、销售方式等方面与供应相似的其他国家的竞争日趋激烈。这要求越南农产品不仅要有质量,还要有品牌,才能可持续地维持该市场的份额。
工商部所属贸易促进局提议中国云南省为越南企业创造有利条件,以循正额途径对中国市场出口越南占优势的农产品和水产品,特别是榴梿、紫薯、燕窝等。
〔本报消息〕农业与农村发展部昨(14)日上午在凉山省主持并与凉山省配合举行越中新背景下农水产品推介会。会议以线上线下形式举办,中国驻越南大使馆、中国海关总局代表;出口大量农水产品的越南南方省市等出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