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报导,全球防治爱滋病、结核病和疟疾基金会执行总监彼得‧桑兹警告,气候变化和武装冲突正在影响全球防治这三种危险传染病的努力。
据新华社报导,巴西政府官员说,8月份巴西亚马逊热带雨林地区的森林砍伐面积比去年同期减少66.11%。巴西环境和气候变化部长玛丽娜‧席尔瓦当天在巴西利亚出席“亚马逊日”纪念活动时发布了上述消息。
综合报导,世界气象组织警告称,今夏席卷全球大部分地区的热浪再次提醒人们,人为引起的气候变化所导致的极端天气事件已成为“新常态”。气象组织发言人克莱尔纳利斯指出,法国、德国、波兰和瑞士等欧洲国家的气象服务部门在上周再次发布了高温预警。
〔本报消息〕联合国今(11)日上午在越南举行“八.一二”国际青年日纪念仪式。出席仪式有内务部、共青团中央代表与逾50名青年代表。
综合报导,世界气象组织日前发布的资料显示,7月前三周是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的三周,整个7月预计也将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月份。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呼吁,气候变化速度在加快,国际社会必须加速行动来应对。
〔本报消息〕政府总理范明政日前签署第607号《电文》,要求各部委和地方在雨洪季到来之前主动防范山体滑坡,确保民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据外电报导,科学界普遍认为,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与全球气候变化有着密切关系。一项最新国际研究显示,全球约90%的过量碳排放源自美国等发达国家。研究人员指出,这些发达国家应向低碳排放国家支付总计170万亿美元的补偿金,从而确保应对气候变化的相关目标可以实现。研究人员使用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估算的碳预算,也就是为实现《巴黎协定》规定的控温目标允许排放的二氧化碳量上限,再根据各国人口规模计算出168个国家分配到的碳预算“公平份额”,并将这一数据与每个国家自1960年以来的历史排放量以及各国到2050年的减排情况等因素进行对比。
综合报导,在6月18日举行的公投中,多数瑞士人(59.1%)对2050年实现碳中和的“气候法案”(《关于创新和加强能源安全的联邦气候保护法》)表示赞同,也就是将温室气体净排放量减少到零。民众的参与率为42%。
综合报导,联合国主管维持和平行动的副秘书长拉克鲁瓦13日告诉安理会,全球大约有35亿人生活在“气候热点”地区,相关的和平与安全风险只会继续加剧。他警告说,必须采取行动以避免不断恶化的影响。
据新华社报导,英国一项研究显示,近几十年,飞机在飞行途中遭遇晴空颠簸的几率越来越大,这与气候变化下的全球变暖密不可分。
据新华社报导,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近日发布的一项研究认为,随着气候变化导致的海洋温度升高,到下个世纪全球超过四份之三的珊瑚或将患病,严重影响海洋生态系统。
〔本报消息〕东盟人力资源培训与研究中心所属市国立大学所属市人文与社会科学大学与市越南—东南亚友好协会(VAFA)、本市台湾学校配合,5 月31日在本市台湾学校举办青年创意盛会、越南-东盟文化交流活动以及“多元文化环境教育现状与解决方案” 国际座谈会。
据联合国新闻中心报导,联合国秘书长21日表示,自75年前世界卫生组织成立以来,全球人口的预期寿命增长了50%,但在出现新冠疫情、气候变化和其他挑战之后,“进展正处于危险之中”。
据新华社报导,2023年里约网络峰会1日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开幕,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2万名参会者、700多家初创公司和超过500名投资者,将在为期4天的活动中讨论人工智能、数据科学、教育、电子商务、气候变化等话题。
综合报导,一项新的研究发现,由气候变化引发的致命热浪正威胁着印度的发展,并有可能逆转其在扶贫、健康和经济增长方面的进展。
据新华社报导,世界卫生组织5日警告,受气候变化影响,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主要由蚊子传播的疾病传播速度变得更快、影响范围变得更大。
据越通社报导,联合国大会3月29日通过了一项决议草案,吁国际法院就气候变化问题发表咨询意见。越通社驻联合国记者报导,这项决议由岛国瓦努阿图宣导的18个国家(包括越南)组成的小组推动。越南常驻联合国代表团长邓黄江大使作为联大副主席主持讨论并通过了这项决议。
据外媒报导,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最新发表一篇生态学研究论文显示,澳大利亚大部分浅礁物种种群在2008年至2021年出现了下降。这一趋势虽未发生在所有物种中,但表明有必要开展更大力度的保育行动来保护海洋生态系统免受气候变化的影响。
综合报导,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20日发布最新报告说,当前已有多种可行且有效的选择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并适应人为造成的气候变化,如果现在采取行动,仍然可以确保所有人都有一个宜居的、可持续的未来。
近日,欧洲研究人员从7个不同的古西伯利亚永久冻土样本中分离出13种新病毒。科学家表示,该研究显示气候变化带来了一种潜在危险:地球变暖导致的永久冻土融化可能会让大量“僵尸病毒”苏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