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报导,德国联邦内阁23日通过“新公民法”草案。该草案将简化入籍程序,也使双重或多重国籍成为可能。
综合报导,德国经济部日前发布的最新报告称,德国的天然气价格可能会飙升,并至少在2027年之前保持在高位。根据该报告,在供暖季节到来之前,德国天然气价格可能飙升至每一百立方米50欧元左右。该报告预计未来四年内德国天然气价格将保持在高位,除非采取额外的紧急措施。在去年之前,德国约有40%的天然气依赖俄罗斯进口,是欧盟因俄乌冲突对俄罗斯实施制裁后,受影响最严重的欧洲国家之一。
综合报导,今年上半年,德国有记录的人口偷渡案件就超过1000起。德联邦警察表示,人口走私者的行为“越来越肆无忌惮”。人身事故或肢体伤害事件常有发生。
据外媒报导,德国联邦经济与气候保护部近期出版了2023年联邦能源研究报告。其中指出,2022年,德国政府在能源研究方面投入了14亿9000万欧元,比2021年增长了13%。报告称,2022年,德国在7365 个在运项目和1661个新研究项目中投入了11亿1000万欧元。其中3亿2000万欧元经费投入到全球最大研究所之一的亥姆霍兹研究所。
综合报导,当地时间10日晚,经过长达6个小时的谈判,德国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就难民费用负担的新分配达成一致,联邦政府承诺再向联邦各州提供10亿欧元用于处理难民问题。
据外媒报导,当地时间21日,德国铁路和运输工会召集德国全境铁路公司和私营铁路运营商的员工从凌晨3时至上午11时之间进行警告性罢工,长途和城市内交通以及货运受到严重影响。虽然德国铁路计划从当天13时开始重新恢复长途交通的运营,但一直到傍晚,城际间火车仍处于基本瘫痪的状态。
据新华社报导,德国研究人员用干细胞培育出与人类早期胚胎心脏相似的“微型心脏”,可帮助深入理解心脏发育过程,寻找治疗心脏疾病的新方法。德国慕尼黑理工大学日前发布新闻公报说,该校团队培育的这种“微型心脏”直径仅0.5毫米,在电刺激下能像人类心脏腔室一样收缩。它是第一种同时包含心肌细胞和心外膜细胞的类器官,研究人员称其为“心外膜类器官”并进行了多项分析,相关论文分别发表于英国《自然‧通讯》和《自然‧生物技术》杂志上。
据外媒报导,德国将于4月15日关闭国内的最后三座核电站,这也意味着该国即将全面淘汰核电。但是在欧洲能源危机的背景下,最新的一项民调显示,德国过半民众反对淘汰核电的决定。
据外媒报导,当地时间3月29日,德国公布了关于移民、技能培训和促进西巴尔干国家移民的改革草案,旨在解决该国劳动力短缺问题。据报导,改革包括了一项新的移民法,意在扫清移民入德的关键障碍,特别是那些来自欧盟以外国家的移民。该法律草案称,这项改革可以给德国带来每年6万人的非欧盟国家劳动力增长。
据外媒报导,随着越来越多老年人需要照顾而护工短缺,德国科学家正加紧研发机器人,以期它们今后能够分担护工的部分工作,甚至为老年人提供辅助诊疗服务。据报导,到2050年,德国的护工缺口可能达到67万。为满足照顾老年人日常生活以及为他们提供诊疗的需求,德国慕尼克理工大学在德国南部小镇加米施-帕滕基兴设立了老年病学研究机构。借助资讯技术、3D技术,十多名科学家研发了一款名为Garmi的机器人。
据外媒报导,德国全国范围内新冠防护措施3月1日起进一步放松。即日起,取消诊所、医院、疗养院员工,以及疗养院居住者强制佩戴口罩义务;进入医疗机构也不再需要进行强制性检测。
据新华社报导,德国总理朔尔茨26日说,德国政府打算简化印度资讯技术(IT)人才申领德国工作签证的程序,以助缓解德国技术人才短缺。朔尔茨当天访问有“印度矽谷”之称的印度南部城市班加罗尔。他告诉媒体记者,改进签证申领相关法律框架,使德国对软件发展等IT技术人才更具吸引力,是德国政府今年的施政重点之一。
据外媒报导,2022年,德国向联合国难民署(UNHCR)提供了创纪录的捐款,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捐助国。联合国难民署称讚德国是难民保护的重要国家。德国每日新闻网报导,联合国难民署德国分部8日在柏林宣佈,德国2022年提供了近5.37亿美元(超过5.07亿欧元)的资金,这是德国迄今为止对该援助机构的最大财政捐助。德国再次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捐助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