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中农产品向优质与可持续目标发展 越南稳居新加坡第五大水产品出口伙伴地位 政府总理范明政会见经合组织秘书长 政府总理范明政会见荷兰首相迪克·斯霍夫 外交成就硕果累累 政府总理范明政出席第55届世界经济论坛年会的特别政策对话会 政府总理范明政出席智能时代中全球发展座谈会 越南与瑞士发表关于提升伙伴关系级别的联合声明 总书记主持第18号《决议》落实总结会议 政府总理范明政在瑞士达沃斯出席越南国家战略对话

2024全球大选年看世界政坛之变

2024年被国际舆论称为全球“超级选举年”。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全球共有78个国家和地区举行了83场全民性选举,涉及人口总数42亿人,佔全球人口的60%,经济规模接近50%。从美洲大陆到大西洋彼岸,从外高加索地区到南部非洲,既有美、英、法、日、俄、印等主要大国,也有墨西哥、南非、伊朗等新兴市场国家,还有印尼、斯里兰卡、巴基斯坦等周边邻国。18个非洲国家渐次展开的全国性投票,更使非洲大陆成为选举气氛浓郁之地。

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前总统特朗普宣布在2024年总统选举中获胜。
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前总统特朗普宣布在2024年总统选举中获胜。

TikTok、Youtube等社交平台成为2024大选中年轻选民了解政治人物的主要渠道。美、德、法、印等政党运用新型社交媒体达到远超传统媒体所达到的效果。未来新生力量将愈加成为左右全球选情的决定性力量。

2024全球大选年可谓林林总总,看点纷呈。美国大选“跌宕起伏”,先有民主党选前换将,后有特朗普连遭刺杀。最终特朗普横扫摇摆州,“五权”加身。法国马克龙绝对反击,击退“国民阵线”极右势力。日本石破茂解散议会,首相宝座却失而复得。非国大痛失议会多数。墨西哥首位女总统当选。委内瑞拉执政党和反对党各自宣称“胜选”,一时难辨……然而热闹之余,纵观各国的选举结果,其中呈现出的一些新特点和新趋势尤其值得关注。

国际媒体和分析人士认为,这些选举结果呈现出三大趋势:不少国家的传统执政大党遭遇挫折,通胀、移民等触及民众关切的经济社会议题对选举结果产生直接影响,西方政坛中右翼和极右翼势力进一步崛起,加剧社会撕裂和民意分化。许多国家的政治力量重新分化组合,将给各国政局和全球治理带来更多不确定性。

传统执政大党遇挫

纵观2024年世界范围内的选举活动,一些国家的传统执政党或执政联盟失势,引发广泛关注。据媒体不完全统计,在已经完成的重要选举中,有约一半的选举结果未能“维持现状”。

印度执政党议席数不及预期,或将给未来执政带来掣肘。6月5日公布的印度人民院(议会下院)选举最终计票结果显示,虽然执政党印度人民党(印人党)主导的全国民主联盟赢得了过半数席位,但印人党本身的席位较上届大选大幅减少未能过半,更远未达到总理莫迪提出赢得370席甚至400席的目标,不得不与其他政党组建联合政府。

法国政坛则出现左中右“三足鼎立”

的情况。总统马克龙6月宣布解散国民议会并提前举行议会选举。7月初,法国国民议会选举第二轮投票结束,属于“中间派”的执政党联盟与左翼联盟联手阻止了极右翼的国民联盟成为国民议会第一大党。不过,由于左中右三个阵营均未获得绝对多数席位,执政党联盟议席数仅排名第二,法国政治陷入不确定之中。

经济民生是关键因素

传统执政党的失势体现了选民对本国经济状况的不满,经济民生等与选民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成为决定选举结果的关键因素。路透社评论,食品、能源和其他基本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对各国人民生活造成冲击,“一些国家的在任政府和领导人为此付出了代价”。

英国福卡尔资料研究公司民调显示,在6月上旬举行的欧洲议会选举中,“改善经济”成为选民最关心的问题之一。有分析指出,在此背景下,欧洲具有民粹主义倾向的右翼或极右翼政党借民众对经济形势的担忧成功扩大了票仓。而一些在经济民生领域作出成绩的政党及候选人则收获了选民的信任票。

352.jpg
辛鲍姆宣布赢得墨西哥总统选举。

欧洲政坛“向右转”

部分国家和地区的选举结果呈现出右翼和极右翼势力抬头的趋势,这在欧洲尤为明显。欧洲呈现“向右转”趋势,在一些地方,极右翼领导人正在掌权;在另一些地方,传统中右翼政党正在与极右翼势力结盟,这在以前是难以想像的。在6月的欧洲议会选举中,尽管中间偏右的欧洲人民党党团和中间偏左的社民党党团分别保持欧洲议会第一、第二大党团地位,但右翼和极右翼势力席位有所增加,法国、德国等欧盟国家的极右翼政党得票率均领先执政党,欧洲政治光谱明显“右移”。

法国执政党在欧洲议会选举中得票率

远低于极右翼政党,是促使马克龙宣布解散国民议会提前选举的主要原因。极右翼势力的复甦并非发生在朝夕之间,法国极右翼政党国民联盟在欧洲议会选举中的成功,一方面体现出其拥有忠实且强大的选民基础,另一方面也显示出极右翼势力在欧洲的常态化。政治光谱“右移”可能给欧盟在移民、绿色转型等问题上的政策推进带来更多不确定性。

美国大选揭示全球性现象

2024年美国大选如同一场史诗般的戏剧,经过数月的紧张竞争,结果终于揭晓。美东时间11月9日晚10时许,随着亚利桑那州选票测算结果公布,美国2024年总统选举结果明朗:共和党籍当选总统特朗普以312张选举人票胜选,民主党总统候选人、现任副总统哈里斯获得226张选举人票。美国大选揭示出的不仅是国内政治的情况,更是一种全球性现象:极端主义与保守主义的升温。这种趋势在其他国家的选举中也有所体现。更重要的是,2024年美国大选的结果将对国际事务产生重要影响。若新当选的总统倾向于孤立主义政策,全球经济可能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相反,若选择继续推行多边合作,或许在面对气候变化及安全问题上能有更积极的作为。这一切都让世界各国紧张关注、不敢怠慢。

美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无疑依然存

在,但随着权力平衡的变化,能够引导这一变化的是世界各国的合作与共融。一方面,各国需要通过高层对话、经济合作等形式积极应对全球性挑战,另一方面,也需警惕潜在的极端化过程,塑造更加文明、和谐的国际环境。但是,无论美国的新政如何改变,选民在这次大选中的声音都清晰响亮。面对高涨的民粹主义,充分理解和回应选民的期待不再是简单的政治策略,而是一个各国领导人需认真对待的时代命题。2024年,不再是单一国家的政治大戏,而是全球共同面临的社会变革的缩影◆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