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ừ khóa: #OPEC

OPEC 維持減產目標。(示意圖:互聯網)

主要產油國維持減產目標

據新華社報導,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與非歐佩克產油國4日以視頻方式舉行第三十四次部長級會議,決定維持第三十三次部長級會議確定的減產目標。今年10月5日的第三十三次部長級會議決定,自今年11月起,在8月產量的基礎上將月度產量日均下調200萬桶,減產規模相當於全球日均石油需求的2%。
(示意圖:互聯網)

主要產油國減產將持續至明年底

據新華社報導,沙特能源大臣阿卜杜勒-阿齊茲‧本‧薩勒曼21日晚否認近來主要產油國討論石油增產的消息,強調減產計劃將持續至明年底。
(示意圖:互聯網)

“歐佩克+”減產石油以維持市場穩定

綜合報導,當地時間10月16日,“歐佩克+”機制成員國紛紛表態,支持本月初所作大幅減產石油的決定,並表示此舉是為了維持石油市場的穩定與平衡。伊拉克國家石油行銷組織(SOMO)16日發表聲明,稱“歐佩克+”此次將日均石油產量下調200萬桶的決定是基於市場情況作出的。聲明稱,考慮到當前的經濟形勢,這一決定是朝著實現市場穩定的正確方向邁出的重要一步。
“歐佩克+”日均減產 200 萬桶

“歐佩克+”日均減產 200 萬桶

綜合報導,當地時間5日舉行的“歐佩克+”部長級會議決定,將石油總產量日均下調200萬桶。這是自2020年新冠疫情暴發以來,“歐佩克+”最大規模的減產。
(示意圖:互聯網)

主要產油國維持增產方案

綜合報導,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與非歐佩克產油國4日以視頻方式舉行第二十四次部長級會議,決定維持原定增產方案。根據歐佩克聲明,與會產油國再次確認第十九次部長級會議批准的產量調整計劃和月度產量調整機制,決定根據原定時間表,將今年2月的月度總產量上調日均40萬桶。
(示意圖源:互聯網)

國際油價走高壓力難緩解

綜合報導,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與非歐佩克產油國當地時間18日舉行第十九次部長級會議,就增產計劃達成一致。與會各國同意從今年8月起,每月將其總產量上調日均40萬桶,直至逐步取消日均580萬桶的減產。
位於奧地利首都維也納的石油輸出國組織總部一角。(圖源:互聯網)

阿聯酋欲大幅增產 主要產油國或難達成共識

綜合報導,石油輸出國組織“簡稱歐佩克”(OPEC)與非歐佩克產油國定於當地時間5日再次討論原油增產幅度。媒體分析,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尋求8月起大幅增產,主要產油國可能難以達成一致。
(示意圖源:互聯網)

歐佩克上調全球石油需求預期

據新華社報導,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13日發佈月度石油市場報告,將今年全球石油需求預期較3月預測上調日均10萬桶,認為新冠疫情防控進展及多國經濟刺激政策正推動世界經濟持續復甦。
海合會首腦會議聲明強調,任何國家安全都不應受到損害或以其安全為目標並破壞其國家凝聚力。 (圖源:路透社)

海灣斷交危機得以化解

綜合報導,第四十一屆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海合會)首腦會議當地時間5日在沙特阿拉伯西部城市歐拉舉行,與會領導人在峰會上簽署《歐拉宣言》。會議的最大亮點是持續3年半的海灣斷交危機得以化解,沙特等國與卡塔爾恢復外交關係。沙特等國選擇在此時與卡塔爾“和好”,既是有意解決海灣阿拉伯國家內部問題以應對“伊朗威脅”,又是在向即將上台的美國拜登政府示好。不過,鑒於雙方之間矛盾並未得到徹底解決,未來能否實現緊密合作仍存變數。
(示意圖源:路透社)

產油國談判陷僵局致國際油價下跌

據新華社報導,由於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與非歐佩克產油國新一輪部長級會議陷入僵局,國際原油期貨價格4日收盤時顯著下跌。截至當天收盤,紐約商品交易所2月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下跌0.90美元,收於每桶47.62美元,跌幅為1.85%;3月交貨的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下跌0.71美元,收於每桶51.09美元,跌幅為1.37%。
俄羅斯能源部長諾瓦克。(圖源:Sputnik)

俄籲全面履行石油減產協議

據新華社報導,俄羅斯能源部長諾瓦克19日呼籲相關產油國全面履行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和非歐佩克產油國達成的石油減產協議。據俄羅斯媒體報導,諾瓦克當天在歐佩克與非歐佩克產油國部長級聯合監督委員會會議上發言說,當前國際石油市場還不穩定,相關產油國應全面履行歐佩克和非歐佩克產油國達成的石油減產協議。
(示意圖源:路透社)

歐佩克下調今年全球石油需求預測

綜合報導,由於新冠疫情對石油需求帶來持續衝擊,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當地時間14日下調今年全球石油需求預測。歐佩克在當天公佈的9月份石油市場報告中預計,2020年全球日均石油需求將比上年下降946萬桶,降幅大於8月份預計的906萬桶。
歐佩克與非歐佩克產油國同意將目前日均970萬桶的原油減產規模延長至7月底。(示意圖源:互聯網)

歐佩克達成一致為穩定石油市場而努力

綜合報導,原定於本月9日召開的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第一百七十九次會議臨時決定於當地時間6日下午舉行視頻會議。會議審議了秘書長報告、經濟委員會理事會報告以及各種行政事項。會議著重關注自3月5日維也納會議以來石油市場的發展,並回顧了2020年剩餘時間和2021年的石油市場前景。並再次強調今年4月12日歐佩克和非歐佩克第十次(特別)部長級會議在《合作宣言》中所作決定的積極影響。
墨西哥總統洛佩斯。(圖源:互聯網)

墨西哥不會進一步削減原油產量

據新華社報導,墨西哥總統洛佩斯當地時間5日表示,墨西哥已完成4月達成的原油減產協議所分配的減產目標,未來不會進一步削減產量。洛佩斯當天在墨西哥東南部塔瓦科斯州出席活動時表示,按照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與非歐佩克產油國4月達成的減產協議,墨西哥採取了關閉油井等措施,已完成5月至6月日均削減原油產量10萬桶的目標。未來墨西哥政府將不會在協議框架內進一步削減原油產量。
法國巴黎拍攝的一個加油站。(圖源:互聯網)

歐佩克與非歐佩克產油國達成“歷史性”減產協議

綜合報導,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全球接連進入“自我隔離”狀態,生產停滯,消費不足。世界經濟的“大剎車”也導致油價倒掛,年初以來,“黑色黃金”價格已下跌超過50%,股市應聲暴跌,資本市場甚至出現“水比油貴”的景象。面對危機,經過數日的艱苦談判與“隔空喊話”,歐佩克與非歐佩克產油國終於在4月13日達成每日減產近1000萬桶的石油減產協議。這份“史無前例”的減產協議真的能拯救暴跌的油價嗎?
交易員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工作。(圖源:新華社)

“石油價格戰”襲擾金融市場

綜合報導,受全球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以及OPEC(石油輸出國組織)減產談判無果後沙特大幅降油價的影響,9日金融市場出現恐慌性拋盤,全球主要股市紛紛遭遇重挫。3月9日,亞太股市中,日本股市日經225指數午間收盤暴跌6.15%,韓國綜合指數現跌近4%,香港恒生指數現跌超3%,A股上證綜指跌逾2%。歐美股市雖未到開盤時間,但美國標普500、納斯達克100、小型道指3個股指期貨9日均暴跌近5%後熔斷,歐洲斯托克50指數期貨跌逾6.6%。6日,英國、法國、德國股市悉數大跌,歐洲斯托克50指數收跌3.91%。
國際原油價格的大幅波動會對股市相關板塊造成明顯影響。 (圖源:AP)

產油國未能達成減產協議引發國際油價暴跌

綜合報導,由於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與以俄羅斯為首的非歐佩克產油國當地時間6日未能就今年3月底以後的原油生產政策達成一致,國際油價出現恐慌性下跌。截至6日收盤,紐約商品交易所4月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下跌4.62美元,收於每桶41.28美元,跌幅為10.07%。5月交貨的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下跌4.72美元,收於每桶45.27美元,跌幅為9.44%。
OPEC 下調全球石油中長期需求預測。(示意圖源:互聯網)

OPEC 下調全球石油中長期需求預測

據外電報導,當地時間5日,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發佈《2019年世界石油展望報告》,下調了未來中長期內全球石油需求預測。
展會一瞥。

580單位參加 “越南國際塑橡膠工業展”

〔本報消息〕“第十九屆越南國際塑橡膠工業展”(VietnamPlas 2019)已於昨(3)日在西貢會展中心(第七郡阮文靈大道799號)開幕。來自澳洲、比利時、印度、意大利、日本、馬來西亞、新西蘭、新加坡、瑞士、中國、台灣、香港及美、泰、韓、德、奧地利、越南等18個國家和地區的580家廠商參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