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國家籲結束“氣候不公”

綜合報導,非洲國家29日在聯合國非洲氣候週開幕式上呼籲結束“氣候不公”,稱非洲大陸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不到全球的4%,但卻為全球變暖付出了高昂代價。
非洲大陸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不到全球的4%,但卻為全球變暖付出了高昂代價。圖源:互聯網
非洲大陸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不到全球的4%,但卻為全球變暖付出了高昂代價。圖源:互聯網
同時,歐洲各國政府高層對9月召開的非洲主題氣候峰會反應冷淡,發達國家能否履行其氣候承諾尚且存疑。來自多個非洲國家的政府官員、國際組織、非政府組織和私營部門參加了29日在加蓬舉行的非洲氣候週開幕式,為11月在埃及舉行的第二十七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做準備。加蓬總統阿里‧邦戈‧翁丁巴在開幕式上表示,非洲大陸必須共同發聲,並為第二十七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提出具體建議。

埃及外交部長舒凱里當天表示,儘管非洲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不到全球排放量的4%,但非洲是受氣候變化影響最嚴重的地區。“非洲必須在財政手段有限和缺乏支持的情況下,每年花費其國內生產總值的2%到3%來適應這些影響”,舒凱里把這稱為“氣候不公”。

據半島電視台報導,雖然從歷史上看,非洲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少,但到2030年,氣候變化可能會使多達1.18億最貧窮的非洲人面臨嚴重乾旱、大規模洪水和極端高溫的威脅。報導指出,2015年達成的《巴黎氣候協定》強調,自工業革命以來,是歐洲和北美的富裕國家大量燃燒化石燃料,才導致了目前的氣候緊急狀態。舒凱里在29日的開幕式上批評發達國家未能履行其氣候承諾,並警告稱,“沒有多餘的時間,沒有‘B’計劃,保證和承諾也不應該倒退或反悔”◆

最多點擊

风力发电场发电减少了对燃煤能源的依赖。(图:互联网)

联合国吁确保人人享有宜居未来

综合报导,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20日发布最新报告说,当前已有多种可行且有效的选择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并适应人为造成的气候变化,如果现在采取行动,仍然可以确保所有人都有一个宜居的、可持续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