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美食文化成為旅遊業助力點

老街省北河縣不僅因春天的白李花、秋天的金黃稻田、山林回蕩的蘆笙音樂等而遠近聞名,而且還通過多種美味菜肴給遊客留下深刻的印象。黑粽子、粉色河粉、綠色扁米等旱稻產品既體現這片山區美食的獨特韻味,又深受遊客喜愛,為當地少數民族創造了穩定的收入。
老街省北河縣黑粽子。
老街省北河縣黑粽子。
每逢秋天,當田野上彌漫著稻穀的清香,老街省北河縣的岱依族人又開始製作扁米。據左寨鄉那羅村的盧氏鮮表示,想要作出一批好吃的扁米,需要經過很多工序,而選擇糯米是關鍵的一步。她說:“製作扁米的原材料可以是旱稻品種、黃花糯米、大粒糯米等。關鍵在於收割糯米的時候,太熟的話米粒就會硬,不夠熟的話扁米又無法成型。”北河扁米是用當地的糯米品種製成的,這種旱稻在寒冷的山坡上生長,種植季節較長,吸收了更多的天地精華,因此製作出來的扁米比其他地方更加軟糯可口,清香回甜。特別是,當地產品均符合食品衛生安全標準,且始終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

如果扁米是季節性的,那麼北河粉色河粉一年四季都能嚐到,因此成為遊客不可錯過的一道美食。粉色河粉之所以被認為是北河美食的精華,是因為從梯田上種植的粉色糙米到以當地人民特有方法醃制的芥菜,無不蘊含著山區的獨特韻味。

老街省北河縣河榮酸河粉店老闆陳氏榮說:“我家的河粉從祖父母時就開始賣了,現在我準備把這個店交給孩子。這裡做河粉的米跟其他地方不太一樣,就是混著旱米。生意好的時候,我們一天可以賣300到500碗河粉。”北河粉色河粉有多種烹飪方法,可製作出適合每位食客口味的菜餚,其中涼拌河粉,又稱酸河粉,一直是最受喜愛的一道菜,為樹立北河美食品牌做出貢獻。

在北河四時節慶中,上述產品得到廣泛推廣,既有保護傳統文化遺產的意義,又為提升農業、旅遊的經濟價值做出貢獻,助力該地方實現2022年接待遊客量達35至40萬人次的目標◆

最多點擊

《稻草妈妈》剧中的宁顺平静乡村。

期待透过影视剧推动旅游业复苏

在今年1月播出的中国电视剧《去有风的地方》,美丽的大自然景色与平静悠闲的生活已有助于取景地云南大理的旅游业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