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人容易得异位性皮肤炎?
异位性皮肤炎是一种慢性且持续性的皮肤过敏疾病,皮肤会比较乾燥,容易敏感。临床研究指出,与基因和环境有关。随着年龄的增长,病况可望缓解,但有些是在青春期过后或到成年期才发病。
全球约有10%至20%的儿童有异位性皮肤炎,有3%成人深受所苦。异位性皮肤炎可能出现在任何年纪,有60%的患者在1岁之前会出现症状,85%在5岁之前会发病。
皮肤部科医生指出,异位性皮肤炎是因为皮肤结构异常,导致出现免疫反应,绝大多数发生在小朋友,但有些不一定是遗传,像是成人型的异位性皮肤炎,是因为慢慢接触到外界过敏原、环境变化导致皮肤结构产生异常,让过敏原进来,诱发皮肤免疫反应。
异位性皮肤炎也会造成患者心理上很大的负担,可能造成忧郁、焦虑的状况,另外也要小心眼睛出状况,像是白内障、青光眼等问题。
如何治疗异位性皮肤炎?
异位性皮肤炎患者的皮肤很容易受到感染,特别是葡萄球菌与皰疹病毒的感染。研究显示,异位性皮肤炎患者的皮肤表面有较多的葡萄球菌落数,且菌落数的增加和皮肤炎的恶化有显着的相关。因此,适度使用抗菌物质,搭配原有的药物治疗,可以有效降低皮肤表面的葡萄球菌落数,使异位性皮肤炎获得控制。
患者如何照护及舒缓症状?
因为大部分异位性皮肤炎都是皮肤结构不完整导致,建议患者要勤劳擦乳液;天气冷时,大家喜欢泡汤、泡热水,但这会使皮肤结构变得更不完整,因此,像在这个季节,呼吁患者不要洗太热的水洗太久,洗完澡也要记得擦乳液。
另外,异位性皮肤炎患者可能会抠抓患部,造成细菌感染,或是起疹影响外观,导致社交障碍,罹患身心症机率会比一般人高。要避免发作抓痒,在急性异位性皮肤炎发作时,可考虑使用外用药膏来控制,也可以用一些短期的抗组织胺药物来减少痒感症状。
若皮肤已经在发炎,不要用太刺激的清洁性用品(像肥皂)去清洁皮肤,乳液、凡士林可以多擦,并且要避开环境或食物当中的过敏原。
异位性皮肤炎病友,生活中需特别注意平常皮肤保湿,不要接触到过多的过敏原,使用抗菌枕头棉被,家中必备空气清净机,避免皮肤乾燥、流汗、压力大和焦虑,最重要的是发病期间,务必听从医嘱,按时服药与擦药,才可避免病情恶化◆